双绶

双绶

更新时间: 2025-04-29 02:55:29 :70

读音:shuāng shòu

韩语:['더블 되다'] 具体详情

日语:['双绶']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Doble cinta 具体详情

德语:Doble cinta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两条绶带。唐代五品以上官员朝服所佩。

详细释义

举例:唐 代五品以上官员朝服所佩。 唐 皇甫曾 《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诗:“朝衣辨色处,双綬更宜看。” 唐 李贺 《感讽》诗:“我待紆双綬,遗我星星髮。” 唐 刘禹锡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步嫌双綬重,梦入九城偏。”参阅《旧唐书·舆服志》、《新唐书·车服志》。

释义:两条绶带。


例句


百科释义

双绶是汉语词汇,拼音为shuāng shòu,意思是两条绶带。

"双绶"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shuāng 4划
  1. 追随,跟从

    恶少爱众,天下双。——《文子·符言》

  2. 匹敌

    至如信者,天下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双珠(兄弟俱美之称);双凤(兄弟俱美,才智出众)

详情
shòu 11划
  1. (形声。从糸(mì),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同本义

    绶,绂维也。——《说文》

    绂谓之绶。——《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

    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礼记·玉藻》

    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绶。——《董巴舆服志》

    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汉书·朱买臣传》

    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又如:绶带(系印信用的佩带);绶笥(盛印绶的箱箧);绶囊(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绶花(花名。蔓生如绶,故名)

详情
上一篇:双头花
下一篇:双时段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