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 |
lìn |
7划 |
口 |
(形声。从口,文声。本义:顾惜,舍不得) 同本义(爱惜过分,当耗费的舍不得耗费,该使用的舍不得使用) 吝,恨惜也。——《说文》。字亦作恡,作悋。 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悋,恨也。——《方言十》 以往吝。——《易·蒙》 坤为吝啬。——《易·说卦》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辞》 出纳之吝。——《论语》。皇疏:“难惜之也。” 商甚恡于财。——《孔子家语·致思》。注:“啬甚也。” 改过不吝。——《书·仲虺之诰》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袁枚《黄生借书说》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又何吝一躯以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吝色(舍不得的神情);吝情(舍不得的表情) 认为耻辱 得之不休,不获不吝。——张衡《应间》 吝啬;小气 固吝者何。——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赏赐无所吝。——清· 邵长蘅《清门剩稿》 又如:吝爱(过分吝啬);吝悭(吝啬);吝简(吝啬);吝骄(吝啬而骄傲) 非分贪求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夏侯] 楙字 子休,其性最急,又最吝。——《三国演义》 感到为难 。 如:吝色(为难的神色);吝道(困难之道)
|
详情 |
遗 |
yí,wèi |
12划 |
辶 |
给予;馈赠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送交;交付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输送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加给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另见 yí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