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yī |
1划 |
一 |
初次,第一次;开始 。 如:一箭上垛(比喻旗开得胜,首次就达到目的);一生人(初次卖做奴婢的女子);一头里(原来;起先);一成(初次制成的);一回生(初见陌生);一见如旧(一见如故。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一初(开始;起初);一征(初次征战);一听(初听)
|
详情 |
无 |
wú,mó |
4划 |
一、无 |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
详情 |
存 |
cún |
6划 |
子 |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同本义 存,存在也。——《尔雅》。注:“存即在。” 有天子存。——《公羊传·隐公三年》 虽存乎人者。——《孟子·告子上》 以其存心也。——《孟子·离娄下》 召寇则无以存矣。——《吕氏春秋·应同》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存济(存活;活命);存殁(活着的和死去的) 恤问,劳问 存,恤问也。——《说文》 无一介之使以存之。——《战国策·秦策》。注:“劳问也。” 又如:存候(存问,问候);存问(安慰,问候);存抚(存问安抚);存养(安抚养育) 访问;问候 存问长老。——《汉书·文帝纪》。注:“省视也。” 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存见(探望慰问);存访(探望问候);存谕(存问、慰谕) 抚育;保护 。 如:存神(存养精神);存孤(恤养孤儿) 思念;怀念 五曰存爱。——《礼记·大传》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存眷(思念,关注);存想(考虑,思索,想像);存注(意念,注意力);存追(追念,追慕) 关心;关怀 。 如:存神(留神);存顾(关心照顾);存覆(关怀爱护);存润(关怀接济) 储存;保存;保全 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存志(保全志向);封存(封闭起来保存);存安(使之保全)
|
详情 |
百 |
bǎi |
6划 |
白 |
增为百倍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另见 bó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