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的同义词、近义词
1.元首:
读音:yuán shǒu
- 拼音:yuanshou
yuanshou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ys
首字母y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元首
- 五笔:fqut
英文:head; head of state; monarch; princeps; sovereign
释义
- (名)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国家~。
详细释义
举例:《逸周书·武顺》:“元首曰末。” 孔晁 注:“元首,头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远取诸物,则天尊地卑,以著人伦之体;近取诸身,则元首股肱,以表君臣之序。” 宋 梅尧臣 《目释》诗:“我居元首间,分并日月光;左右各照曜,盲一岂相妨。” 清 唐甄 《潜书·宗孟》:“如元首手趾,皆如我所欲至,夫如是,乃谓之能尽性也。”
释义:头。
举例:《书·益稷》:“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孔 传:“元首,君也。” 三国 魏 曹丕 《灾异免策三公诏》:“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 禹 汤 辠己之义乎?” 宋 司马光 《谢门下侍郎表》:“臣避命弗获,居宠为忧,谨当承元首之明,竭股肱之力。”
释义:君主。
举例:陈毅 《开国小言》诗:“元首耀北辰,元戎雄 泰岱 。群英共检閲,盛业开万代。”
释义:今亦用以称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举例:《魏书·刑罚志》:“若 羊皮 ( 费羊皮 )不云卖,则 回 ( 张回 )无买心,则 羊皮 为元首, 张回 为从坐。”《旧唐书·韦虚心传》:“ 景龙 中, 西域 羌胡 背叛,时并擒获,有敕尽欲诛之。 虚心 论奏,但罪元首,其所全者千餘人。”
释义:为首者,祸首。
举例:清 钱谦益 《采花酿酒歌》:“採花酿酒谁作法,终古 修罗 是元首。”
释义:创始人。
举例:《晋书·律历志中》:“ 汤 作《殷历》,弗復以正月朔旦立春为节也,更以十一月朔旦冬至为元首。”
释义:岁之始。
2.指导:
读音:zhǐ dǎo
- 拼音:zhidao
zhidao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zd
首字母zd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指導
- 五笔:rxnf
英文:to direct; guidance; to coach; tuition; to guide; CL:个; to give directions
释义
- (动)指引;教导。[近]指点。
详细释义
举例: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一》:“囚人不胜痛,则饰妄辞以示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导以明之。”《汉书·路温舒传》作“则指道以明之”。 周寿昌 《汉书注校补》:“指道,言指画引导也。” 唐 司空图 《唐卢公神道碑》:“及公中第,即又孜孜指导进取,果岁继捷,皆籍于显地。”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苦於不自知,又无师友指导之耳。” 顾颉刚 《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他们对每部书都作了一篇仔细的内容介绍和评论,足为我读书时的指导。”
释义:亦作“指道 ”。指示教导;指点引导。
举例:鲁光 《中国姑娘》二:“机灵的姑娘们就从领队、指导们脸部和眼神的细微变化中,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喜悦多于指责。”
释义:称教练。
3.指挥:
读音:zhǐ huī
- 拼音:zhihui
zhihu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zh
首字母zh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指揮
- 五笔:rxrp
英文:to conduct; to command; CL:个; conductor (of an orchestra); to direct
释义
- (动)发令;调度。②(名)负责发令调度的人。③(名)指挥乐队或合唱队的人。
详细释义
举例:《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易·谦》“六四,无不利撝谦” 三国 魏 王弼 注:“指撝皆谦,不违则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见 光 在松树上拊手指挥嗤笑之, 綝 问侍从,皆无所见。”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老儒则端坐石磴上,讲《孟子》‘ 齐桓 、 晋文 之事’一章,字剖句析,指挥顾盼,如与四五人对语。”
释义:亦作“指麾 ”。亦作“指撝 ”。以手或手持物挥动示意。
举例:《荀子·议兵》:“ 汤 武 之诛 桀 紂 也,拱挹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诛 桀 紂 若诛独夫。”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功》:“是以刑省而不犯,指麾而令从。”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夫使 辟阳 、 长信 ,指撝 马 郑 之前; 周勃 、 张飞 ,弹压 雷桐 之右,斯亦怪矣。” 明 唐顺之 《塞下曲赠翁东崖侍郎总制》之十六:“画戟森森清昼閒,指挥只是笑谈间。” 徐怀中 《西线轶事》二:“到前边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一定要保证电话畅通。”
释义:发令调遣。
举例: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能种一顷,岁收千匹,唯须一人守护,指挥处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或大期将至,即肋下微痛……便须指挥家事,以俟终焉。”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论》:“指挥既定,人心自固。”
释义:安排。
举例: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请三哥指挥儿姪知委。” 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三状》:“臣已指麾 杭州 ,不得减价,依旧作七十收糴。”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招状执结是实,伏乞相公指挥。”
释义:犹指示。
举例:明 汤显祖 《南柯记·之郡》:“指挥风景迟去輦,为惜流光晚下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女从门外过,媪故指挥云树以迟纤步, 王孙 窥覘尽悉,意颤不能自持。”
释义:犹指点。
举例: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归舍皆仰屋窃叹,虽口不言,指挥可知,皆谓多寃狱,莫敢言者。”
释义:谓意之所向。
举例:唐 黄滔 《唐昭宗实录》:“今年新及第进士 张貽宪 等二十五人并指挥取今月九日於 武德殿 祗候。”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六月》:“尚书省言,检会 靖康 元年已降指挥:人户愿将金帛钱粮献助者,计价依条补授名目。”《宋史·宁宗纪一》:“ 汝愚 曰:‘内禪事重,须议一指挥。’太皇太后允诺。 汝愚 袖出所拟以进。”
释义:唐 宋 诏敕和命令的统称。
举例:唐 中叶后有都指挥使, 后唐 、 后周 及 宋 ,均沿用其名,为禁卫之官。 宋 代殿前司及侍卫亲军均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金元 亲军亦置之。 明 代内外诸卫皆置指挥使。 清 代惟京城有兵马司指挥,为坊官,与 宋 明 之制不同。近世有前敌总指挥、总指挥等,均为军级以官职,又与古时不同。
释义:军职名。
举例:宋 王溥 《五代会要·京城诸军》:“ 后唐 长兴 三年三月敕:‘……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挥,每十指挥立为一军。’” 宋 曾公亮 等《武经总要》卷二:“国朝军制,凡五百人为一指挥,其别有五都,都一百人,统以一营。”
释义:五代 、宋 军队的编制单位。
举例:冰心 《晚晴集·我的童年》:“我非常尊敬而且羡慕那位乐队指挥!”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指挥上台,管弦乐团既演奏 贝多芬 《第九交响乐》,也演奏《黄河大合唱》。”
释义:10.专指领导乐队、合唱队进行排练和演出的人。其职责为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以手势、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指示节拍、速度、力度、思想感情等的变化。
4.携带:
读音:xié dài
- 拼音:xiedai
xieda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d
首字母xd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攜帶
- 五笔:rwgk
英文:to support (old); to carry (on one's person); Taiwan pr.
释义
- (动)随身带着:~武器|~行李。
详细释义
举例:《水浒传》第九二回:“ 凌振 、 解珍 、 解寳 ,领二百名军士,携带轰天子母大小号炮,如此前去。”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即方士能隐形入见,而金釵、鈿盒,有物有质,又岂驭气者所能携带!”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二章:“为了省钱,两个人没有进饭铺,吃了点携带的干粮,喝了点凉水。”
释义:亦作“携带”。随身带着。
举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多谢携带。我是清白汉子,不吃这样不义无名之酒。” 克非 《春潮急》八:“老太婆一直向 李克 絮絮地诉说着儿子如何年轻,如何无能……要 李克 多加携带,有了缺点错误只管教育。”
释义:照顾,帮助。
5.率领:
读音:shuài lǐng
- 拼音:shuailing
shuaili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sl
首字母sl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率領
- 五笔:yxwy
英文:to lead; to command; to head
释义
- 统率,领导(队伍、集体等)。
详细释义
举例:唐 张说 《舞马词》之一:“万玉朝宗凤扆,千金率领龙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如今就差一番官,率领部从,写书与 汉 天子。”《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钱鏐 ﹞乃选弓弩手二十名,自家率领,多带良箭,伏山谷险要之处。”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七章:“几个年轻人在 韩百仲 的率领下,一齐拥到北屋里。”
释义:带领。
举例:《隋书·西域传·附国》:“﹝ 附国 ﹞即 汉 之 西南夷 也。有 嘉良夷 ,即其东部,所居种姓自相率领,土俗与 附国 同,言语少殊,不相统一。”
释义:犹领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