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的同义词、近义词

更新时间: 2025-05-02 22:56:23 :82

读音:liú xīn

英文:to be careful; to pay attention to

释义

(动)注意:~时事。[近]留意|注意。[反]疏忽。

详细释义

举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 吴起 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彊 秦 壤界,臣窃恐 起 之无留心也。”

释义:留下不走的心意。

举例:《文子·微明》:“圣人常从事於无形之外,而不留心於已成之内。”《宋书·何尚之传》:“刑罚得失,治乱所由,圣贤留心,不可不慎。” 金 元好问 《善人白公墓表》:“子男五人,长曰 彦升 ,留心典籍而不就举选。” 邹韬奋 《经历》四四:“稍稍留心 中国 救国运动的人,没有不知道有 沉钧儒 先生其人。”

释义:关注;关心。

举例: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她边走边嘀咕,一个不留心,滑的一下掉在一个半人深的臭水沟里。”

释义:小心;当心。


查看详情

1.介怀:

读音:jiè huái

英文:care about; mind

释义

(书)(动)介意:他说话莽撞,您别~。

详细释义

举例:《南史·张裕传》:“勿以 西蜀 介怀。”《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十二年》:“愿陛下勿以介怀。”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一笑知卿不介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古多此例,公亦何必介怀。”

释义:介意。指把不快或令人忧虑的事存于心中。

查看详情

2.仔细:

读音:zǐ xì

英文:attentive; careful; economical; frugal

释义

(形)①周密;细致:~考虑。[反]马虎。②小心;当心:天很黑,走路~点儿。③ (方)俭省:日子过得~。

详细释义

举例: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元 张养浩 《十二月兼尧民歌》曲:“泉声响时仔细听,转觉柴门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只见帘内走出一个女人来, 少卿 仔细一看,正是 凤翔 焦文姬 。” 巴金 《秋》三:“不过人若仔细看她的面貌,还可以看出眼角眼尖隐藏着一个寂寞少女的哀愁。”

释义:细心。

举例:元 耶律楚材 《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天涯幸遇知心士,仔细论文共一樽。”《水浒传》第一一四回:“﹝ 宋江 ﹞回过脸来这边,又见三四个,都是鲜血满身,看不仔细。”

释义:详细;清晰。

举例:《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郭立 道:‘也不知他仔细。只见他在那里住地,依旧掛招牌做生活。’”《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更无一人告与太子,太子不知仔细,方免娘娘之忧也。”

释义:犹言底细。详细情形。

举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是个少年孟浪不肯仔细的人,只道寻着熟人,财物广有;不想托了个空,身边盘缠早已罄尽。”如:日子过得仔细。

释义:谓精打细算,节俭。

举例: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哥也看仔细些,莫要掉将下来!”《西游记》第六六回:“那妖精又解搭包儿。 行者 又叫:‘列位仔细!’太子并众等不知‘仔细’之意。那怪滑的一声,把四大将与太子,一搭包又装将进去。”《红楼梦》第六回:“碰坏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做官有什么好处,仔细象你的老子,做到充军,还掉在池子里变大忘八!”

释义:小心,当心,留神。

查看详情

3.在意:

读音:zài yì

英文:to care about; to mind

释义

(动)放在心上;留神(多用于否定):别~。

详细释义

举例:《逸周书·小开》:“翼翼在意。”《宋书·沉攸之传》:“ 攸之 正色谓曰:‘当今军粮要急,而卿不以在意,将由与城内婚姻邪?’”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你竭力报冤讎,在意的驱兵众。” 陶斯亮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当时,我以为妈妈只是一般的叮咛,没有在意。”

释义:留意;放在心上。

查看详情

4.堤防:

读音:dī fáng

英文:levee; dike; embankment

释义

建于河岸、港口,以土石等堆筑成的建筑物。可防止洪水泛滥、外来波浪侵蚀和泥沙的淤积。

详细释义

举例:《孙子·行军》:“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后汉书·循吏传·王景》:“ 河 决积久,日月侵毁, 济渠 所漂数十许县。脩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脩堤防,以安百姓。”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惟是时民力凋弊,堤防未完,北流汗漫,失於陂障。” 赵朴初 《刮地风·咏风暴》词之一:“堤防冲溃,碉楼打碎。”

释义:堤。

举例:《西游记》第四十回:“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岭,须要仔细堤防,恐一时又有邪物来侵我也。”《红楼梦》第六一回:“ 寳玉 便瞅着他们不堤防,自己进去拿了些个什么出来。”

释义:提防。

释义:管束;防备。《汉书·董仲舒传》:“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隄防之,不能止也。”唐杜甫《课伐木》诗:“虎穴连閭里,隄防旧风俗。”仇兆鳌注:“惟虎窥村落,尚须隄防耳。”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諕的我五魂消,怎隄防笑里刀。”

释义:管束;防备。《汉书·董仲舒传》:“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隄防之,不能止也。”唐杜甫《课伐木》诗:“虎穴连閭里,隄防旧风俗。”仇兆鳌注:“惟虎窥村落,尚须隄防耳。”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諕的我五魂消,怎隄防笑里刀。”

查看详情

5.防备:

读音:fáng bèi

英文:guard against

释义

(动)做好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的准备:~小偷|事先~。[近]提防|防范。

详细释义

举例:《后汉书·和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復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寧安边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因他一口应承,愿做新妇,所以再不防备。” 周恩来 《学习毛泽东》:“既要团结他,又要防备他,同他的反动的一面作斗争,所谓‘有团结,有斗争’。”

释义: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

举例: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若未可入,则深壁高垒,以逸待劳:自然不要诸处多置防备。”

释义:防御设施。

查看详情

6.小心:

读音:xiǎo xīn

英文:to be careful; to take care

释义

(动)注意;留神。②(形)谨慎:~水坑。[近]谨慎。[反]莽撞|鲁莽。
查看详情

7.属意:

读音:zhǔ yì

英文:to set one's choice on; to set one's heart on

释义

意向集中或倾向于某人或某事.

详细释义

举例:《史记·夏本纪》:“ 禹 子 啟 贤,天下属意焉。” 晋 刘琨 《答卢谌诗并书》:“不復属意於文,二十餘年矣。”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刘禹锡 看花诸诗,属意微矣。” 廖仲恺 《钱币革命与建设》:“现在事实所证明者,为人属意於金之定量,不在金钱,而在金之物品。”

释义:意向集中或倾向于某人或某事。

举例:唐 许尧佐 《章台柳传》:“ 柳氏 自门窥之,谓其侍者曰:‘ 韩夫子 岂长贫贱者乎!’遂属意焉。”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暗里迴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明 徐霖 《绣襦记·汧国流馨》:“遽尔坠鞭属意,买笑挥金,暮乐朝欢,早不觉囊空长嘆。”《平山冷燕》第十二回:“ 张寅 道:‘依兄这等説,难道他一世不嫁人了?’ 宋信 道:‘岂有不嫁之理!但不知他属意何人。’” 许地山 《人非人》:“‘你想 陈情 真是属意于你?’‘我倒不敢想。不过是同事。’”

释义:犹倾心。指男女相爱悦。

查看详情

8.当心:

读音:dāng xīn

英文:to look out; to take care

释义

(动)注意;留心:慢点走,~路滑|和他打交道,~他搞鬼。

详细释义

举例:《礼记·曲礼下》:“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 孔颖达 疏:“奉之者谓仰手当心奉持其物。” 唐 元稹 《镇圭赋》:“是以圣后矜持,庶竂瞻重。安八荒於术内,故捧必当心;握万务於掌中,故天不盈拱。”

释义:谓与心胸齐平。

举例:《庄子·达生》:“夫忿滀之气……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政和 后,道士有赐玉方符者,其次则金方符……结於当心,每斋醮则服之。”《红楼梦》第八六回:“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

释义:指正当心脏的地方;胸部的正中。

举例:唐 白居易 《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絃一声如裂帛。” 唐 罗隐 《牡丹》诗:“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丁玲 《法网》:“他站在街当心,头有些发晕,一大片黑暗压了下来。”

释义:泛指正中间。

举例:《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这小二在家里小心谨慎,烧香扫地,件件当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他的条陈抚臺自然要格外当心去看。”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 黄 父﹞得意地抱着孙儿,好像走不惯这狭斜的楼梯,一步步当心地下来。”

释义:留心;留意。

举例:洪深 《包得行》第二幕:“此刻你在军队里,怕就没有人这么当心你了吧。”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六章:“一般受政治不良之害的人们,只晓得讨厌政治,却对政治并不当心。”

释义:指关心。

举例:宋 无名氏 《朝野遗纪》:“方 岳飞 狱具,一日 檜 独居书室……若有思者。 王氏 窥见笑曰:‘老汉何一无决耶?捉虎易,放虎难也。’ 檜 掣然当心,致片纸付入狱。”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 王充 ﹞不可谓非特立之士也……特其偏愎自是,放言不伦,稍不当心,上圣大贤,咸在訶斥。”

释义:符合心意。

查看详情

9.细心:

读音:xì xīn

英文:attentive; careful

释义

(形)用心仔细:~观察。

详细释义

举例:明 唐顺之 《胡贸棺记》:“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多不能为此。”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姬终日佐余稽查抄写,细心商订。” 丁玲 《阿毛姑娘》:“于是她拥过 阿毛 来,细心的替她梳理发髻。”

释义:心思细密。

查看详情

10.注意:

读音:zhù yì

英文:to take note of; to pay attention to

释义

(动)把精力、意志放到某一方面:~安全|~节约。[近]留神。[反]忽略|疏忽。

详细释义

举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论》:“《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盘中卼臲不自定,四座亲宾注意看。” 明 宋濂 《<太古正音>序》:“时天子方注意郊社宗庙之祀。”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这样的人在农村里是少见的, 道静 不由得对他注意起来。”

释义:留意。谓把心神集中在某一方面。

举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唐 白居易 《与希朝诏》:“自首领已下,卿宜等第给付,其部落家口等远经跋涉,宜稍安存,以劝归心,用副注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考察留用》:“留臺省当謫者数人,其所注意则仅 钱给事 ,及御史 张似渠 等三四人而已。”

释义:重视;关注。

查看详情

11.留意:

读音:liú yì

英文:to take note of; to be mindful; to pay attention to

释义

(动)小心而注意。[近]留心|注意。[反]疏忽。

详细释义

举例:《战国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汉书·元后传》:“上亦以皇后素谨慎,而太子先帝所常留意,故得不废。”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诗:“转於文墨须留意,贵向烟云早致身。” 邹韬奋 《青年运动与抗战》:“但是我们如稍稍留意近代各国政治运动中青年所占的位置,便应该恍然大悟,深刻认识青年运动的重要。”

释义:关心;注意。

查看详情

12.慎重:

读音:shèn zhòng

英文:careful; cautious; prudent

释义

谨慎仔细,不轻率。

详细释义

举例:《东观汉记·阴识传》:“﹝ 阴识 ﹞对宾客语,不及国家,其慎重如此。”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官书如此慎重,岂復私家著述所能比肩。” 巴金 《家》七:“ 觉民 慎重地表示他的意见。”

释义:谨慎持重;谨慎认真。

查看详情

13.谨慎:

读音:jǐn shèn

英文:careful; discreet; prudent

释义

(形)慎重;小心:小心~。[近]小心。[反]疏忽。

详细释义

举例:《穀梁传·桓公三年》:“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母戒之曰:‘谨慎从尔姑之言。’”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朝廷大臣以谨慎不言为朴雅,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 丁玲 《母亲》一:“他也不禁有一阵凄凉之感,当然下药是更谨慎了。”

释义:言行慎重小心,以免发生有害或不幸的事情。

查看详情

14.把稳:

读音:bǎ wěn

英文:trustworthy; dependable

释义

安稳可靠的样子:他办事很~。

详细释义

举例:《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陛下将牢太过耳” 元 胡三省 注:“将牢,谓先自固而不妄动也,犹今人之言把稳也。” 清 李渔 《巧团圆·得妻》:“如今二十分把稳,再没甚疑心了。” 阮章竞 《漳河水》诗:“有空多擦枪常瞄准,打仗的时候更把稳。”

释义:安稳可靠的样子。

查看详情

15.提神:

读音:tí shén

英文:stimulant to enhance mental performance; to be cautious or vigilant; stay-awake drug; to freshen up; agrypnotic; to watch out

释义

(动)使精神兴奋:浓茶能~。

详细释义

举例:老舍 《蜕》第四:“他们困?他有煮得很浓很香的咖啡,给他们提神。” 茅盾 《色盲》四:“于是许多能够提神的好名词,活泼、胆大、乐观、刚毅,便同时涌上来了。”

释义:振奋精神。

举例:张天翼 《畸人手记》:“你住在家里要想有口饭吃--就要提神对付他。”

释义:犹留神。

查看详情

16.贯注:

读音:guàn zhù

英文:concentrate on

释义

(动)①精神集中:把精力~在工作上。②(语意、语气)连贯;贯穿:这两句是一气~下来的。

详细释义

举例:《参同契》卷上“须以造化,精气乃舒” 宋 朱熹 考异:“此时阴阳对待,分为二物,莫不含情互结,两相贪恋,交通贯注,而后化生万物,以舒展向来自具之精气。” 明 庄元臣 《叔苴子内篇》卷六:“善养生者,闭其下流而通其上流,使循环贯注而无渗漏,则精神充溢,荣衞悦泽,内足以制火,而外足以防邪,却病延年之术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涩之中有味、有韵、有境界,虽至涩之调,有真气贯注其间。”

释义:贯穿;贯通。

举例: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下:“其西作龙首,自墙外汲 太液池 水贯注之。” 清 黄式权 《淞南梦影录》卷四:“塔下广开深池,以机器吸 浦 水。将泥沙汰浄,贯注於各处水管中。”

释义:灌注。

举例:清 马曰琯 《春草书堂咏盆梅》:“精神贯注之,造化自我主。” 茅盾 《子夜》五:“然而全心神贯注在家乡失陷的 吴荪甫 却并没留意到少奶奶的神情反常;他站起来踱了个步,用力挥着他的臂膊,然后又立定了。”

释义:倾注;集中。

查看详情

17.注重:

读音:zhù zhòng

英文:to emphasize; to pay attention to

释义

(动)重视:~仪表。[反]轻视。

详细释义

举例:黄中黄 《孙逸仙·凡例》:“原书乃以一人之经验观察大局,故作者或别有所注重。”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 黄兴 特在善后费内提三千元为暗杀费,而特注重於 李準 。”

释义:着重。

举例:邹韬奋 《萍踪寄语》二七:“在资本主义发达特甚的社会里,最注重的是金钱关系,一分价钱一分货,感情是降到了零度。” 徐特立 《我的生活》:“后半年换了个蒙师,他很注重教我做人的道理。”

释义:看重;重视。

查看详情

18.留神:

读音:liú shén

英文:to be careful; to take care

释义

(动)为防备危险或错误而十分小心,特别注意。[近]留心|注意。[反]大意。

详细释义

举例:《汉书·谷永传》:“此五者,王事之纲纪,南面之急务,唯陛下留神。”《魏书·张衮传》:“进失可乘之机,退非无前之义,惟陛下留神。”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 思陵 妙悟八法,留神古雅。” 老舍 《茶馆》第三幕:“去吧, 小花 ,在路留神吉普车。”

释义:注意;当心。

查看详情

19.着重:

读音:zhuó zhòng

英文:to stress; to put emphasis on

释义

(动)侧重;把重点放在某个方面:~解决|~研究。

详细释义

举例: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后来白话作者逐渐多了起来,但又因为《新青年》其实是一个论议的刊物,所以创作并不怎样著重,比较旺盛的只有白话诗。”

释义:把重点放在某方面;强调。

举例:毛泽东 《关于建立报告制度》:“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或一次着重写几个问题,对其馀问题则不着重写,只略带几笔。”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择吉》:“北方的吉日是‘五七’,因为这似乎可以开脱一些 袁世凯 的罪名;而南方的吉日是‘五九’,因为要着重的指出卖国贼的罪状。”

释义:把重点放在某方面;强调。

举例: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你来做啥?才化毕脓,你来做啥?叫着重吗?” 柳青 《狠透铁》:“老监察说:‘以前那风湿症,近时在稻地里看了个把月水,着重了。’”

释义:加重(病情)。

查看详情

20.郑重:

读音:zhèng zhòng

英文:attentive; serious; solemn

释义

(形)严肃认真:~声明|~提出。[近]认真。[反]轻率。

详细释义

举例:《汉书·王莽传中》:“然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 颜师古 注:“郑重,犹言频烦也。重,音直用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於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郑重詔监督,一一听指麾。”

释义:频繁,反复多次。

举例:唐 白居易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綺紫氛氲。”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石曼卿 ﹞他日试使人通郑重,则闭门不纳,亦无应门者。”《西湖佳话·西泠韵迹》:“过访已自叨荣,奈何復金玉煇煌,郑重如此?可谓视葑菲如琼枝矣。”

释义:殷勤切至。

举例: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迦陵配》:“此去,仍为僧,抑为儒,均自便……好自为之,前途郑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别驾》:“ 许 置酒相款,至二更,乃命烛导别驾登楼,郑重而去。” 清 郝懿行 《证俗文·方言》:“﹝郑重,﹞今人俱作珍重用,非 汉 人意也。”

释义:犹珍重。

举例: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七言絶句,初盛 唐 既饶有之,稍以郑重,故损其风神。”

释义:庄重。

举例:《朱子语类》卷九一:“大抵前辈礼数,极周详郑重。”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引 宋 陈文龙 《上贾似道启》:“郑重千钧之判,料理一介之寒。”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万事根本君心,而用人理财,尤宜郑重。” 袁鹰 《深深的怀念》:“‘同志,你们回 北京 ,给我们带句话吧。’ 张朝满 大爹突然转过头来,郑重地对我们说。”

释义:慎重;认真严肃。

查看详情
近期文章

李昌奎,李昌奎案例
2025-05-02 22:50:45
李昌奎:李昌奎最后
2025-05-02 22:50:32
李昌奎(李昌奎百科)
2025-05-02 22:50:19
dublin:都柏林是哪个国家
2025-05-02 22:21:43
dublin——爱尔兰dublin
2025-05-02 22:21:36
dublin:dubling?
2025-05-02 22:21:25
dublin,dublin什么意思
2025-05-02 22:21:09
dublin:dublin是哪里
2025-05-02 22:21:02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