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怨”的同义词、近义词
1.埋怨:
读音:mán yuàn
- 拼音:manyuan
manyuan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my
首字母my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埋怨
- 五笔:fjqb
英文:to grumble (about); to reproach; to blame; to complain
释义
- 抱怨;责备。
详细释义
举例:元 白朴 《点绛唇》曲:“忆疎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京娘 哭倒在地,爹妈劝转回房,把儿子 赵文 埋怨了一场。” 清 李渔 《玉搔头·得像》:“休得假埋怨,休得胡推辨。”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五章:“不用我,把我放到墙旮旯里,我也不埋怨。”
释义:责备,抱怨。
2.怀恨:
读音:huái hèn
- 拼音:huaihen
huaihen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hh
首字母hh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懷恨
- 五笔:ngnv
英文:spiteful; to nurse hatred; to harbor a grudge
释义
- (动)心里存有怨恨。[近]怨恨。[反]友爱。
详细释义
举例:汉 王褒 《九怀·尊嘉》:“顾念兮旧都,怀恨兮艰难。”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八》:“惟陛下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於黄泉也。”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 安石 好生怀恨。”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因平日多讲话,毫不客气,所以怀恨者颇多。”
释义:心存怨恨。
3.怨恨:
读音:yuàn hèn
- 拼音:yuanhen
yuanhen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yh
首字母yh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怨恨
- 五笔:qbnv
英文:to resent; resentment; rancor; to loathe; to harbor a grudge against
释义
- (动)对人或事物强烈地不满或仇恨:别招致~。[近]怨尤。②(名)强烈的不满或仇恨:满腔~。[反]恩德。
详细释义
举例:《墨子·兼爱中》:“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汉书·王尊传》:“内怀怨恨,外依公事。”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看见秀才这样奉承她,她却怨恨自己肚子底不会还债了。”
释义:仇恨;强烈不满。
举例: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琴》:“操者,言遇菑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 胡 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 刘基 《巫山高》诗:“ 巫山 何事近 楚 宫,终古怨恨流无穷。” 鲁迅 《野草·风筝》:“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释义:感伤不平。
举例:宋 高观国 《玲珑四犯》词:“少年曾失春风意,到如今怨恨难诉。”
释义:悔恨。
举例:茅盾 《色盲》一:“每次她从家乡到 上海 来,便怨恨那甬兴轮船走得太快,只给她一夜又半日的海上经验。”
释义:埋怨。
4.怨言:
读音:yuàn yán
- 拼音:yuanyan
yuanyan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yy
首字母yy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怨言
- 五笔:qbyy
英文:complaint
释义
- (名)抱怨的话:毫无~|口出~。
详细释义
举例:《论语·宪问》:“夺 伯氏 駢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宋书·刘湛传》:“虽奉詔旨,颇有怨言。” 宋 苏轼 《上梅直讲书》:“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少奶奶却从来没过半句怨言。” 巴金 《新生·五月十七日》:“在朋友们底仇视、破坏、攻击等等底包围中,他却依旧这么平静地继续做他底工作,并没有一句怨言。”
释义:埋怨的话。
5.衔恨:
读音:xián hèn
- 拼音:xianhen
xianhen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h
首字母xh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啣恨
- 五笔:
英文:bear a grudge; harbour resentment
释义
- 心中悔恨、懊恼、怨恨。
详细释义
举例: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臣内省视气力羸劣,日夜寝剧,终不望復见闕庭,奉承帷幄,辜负重恩,衔恨黄泉,言之絶肠。”《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策 昔曾诣 康 , 康 不见,使主簿接之。 策 尝衔恨。” 宋 苏轼 《问答录·与佛印嘲戏》:“既入,上适见之,状貌魁伟,遂赐披剃。 佛印 不得已而顺受,实非本意,亦颇衔恨。” 郑观应 《盛世危言·传教》:“民之受屈愈甚,则衔恨愈深。” 峻青 《秋色赋·记威海》:“多少空有抗敌救国伟大抱负的忠勇之士,壮志不能得酬,而不得不衔恨以终。”
释义:含恨;怀恨。
举例: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愿申九泉啣恨,千古睽离之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受贿诬奸,啣恨已久。每欲浼君,一为昭雪。”
释义:含恨;怀恨。
6.挟恨:
7.牢骚:
读音:láo sāo
- 拼音:laosao
laosao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ls
首字母l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牢騷
- 五笔:prcc
英文:discontent; complaint; to complain
释义
- (名)心中烦闷不满的情绪:~满腹|发~。②(动)说抱怨的话:~了半天,有什么用?[近]怨言。
8.诉苦:
读音:sù kǔ
- 拼音:suku
suku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sk
首字母sk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訴苦
- 五笔:yrad
英文:give utterance to grief; pour out one's grievances
释义
- 向人诉说自己所受的困难、苦衷:~叫屈。无处~。
详细释义
举例:《西游记》第五八回:“弟子无奈,只得投奔 南海 ,见 观音 诉苦。” 清 谭嗣同 《上欧阳中鹄书》之七:“ 娄尚书 回家严信,竟一文不肯捐,惟诉苦满纸而已。”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四:“现在各个车间都在诉苦,许多有问题的人敢于放下包袱了。”
释义:向人诉说自己的困难或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