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的同义词、近义词
1.屹立:
读音:yì lì
- 拼音:yili
yil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yl
首字母yl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屹立
- 五笔:mtuu
英文:to tower; to stand straight (of person's bearing)
释义
- (动)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不动。[近]矗立|耸立。
详细释义
举例:唐 李荃 《大唐博陵郡北岳恒山封安天王铭》:“维 恒 兮作镇壬癸,善利万物兮德配诸水,雄峯屹立而朝山邐迤。”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下临石壁,屹立万丈,真奇观也。” 清 黄遵宪 《哀旅顺》诗:“礮臺屹立如虎闞,红衣大将威望儼。” 鲁迅 《野草·一觉》:“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的魂灵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
释义:高耸挺立。
2.特立:
读音:tè lì
- 拼音:teli
tel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tl
首字母tl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特立
- 五笔:
英文:
释义
- 谓有坚定的志向和操守。
- 独立;挺立。
- 孤立。
详细释义
举例:《礼记·儒行》:“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其特立有如此者。”《东观汉记·周泽传》:“少修高节,耿介特立。” 宋 欧阳修 《<苏氏文集>序》:“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不醉反耻》:“圣王重特立之人,而远苟同之士。”
释义:谓有坚定的志向和操守。
举例: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渐臺临池,层曲九成,屹然特立,的尔殊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北城上有 齐斗楼 ,超出羣榭,孤高特立。”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清 陈恭尹 《南海神祠古木绵花歌》:“挺生奇树号木绵,特立南州持絳节。”
释义:独立;挺立。
举例:明 张煌言 《上监国启》:“万里孤踪,一军特立。”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孤孑特立,无从考查。”
释义:孤立。
3.笔直:
读音:bǐ zhí
- 拼音:bizhi
biz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bz
首字母bz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筆直
- 五笔:ttfh
英文:straight as a ramrod; bolt upright; perfectly straight
释义
- (形)直而长,不弯曲:~的公路|站得~。[近]笔挺。[反]弯曲|曲折。
详细释义
举例:唐 顾况 《露青竹鞭歌》:“亭亭笔直无皴节,磨捋形相一条铁。”《郁达夫游记·南游日记》:“一条越岭的石级路,笔直的穿在这路亭下高山的当中。” 茅盾 《喜剧》:“青年 华 的嗓子响亮一点了,胸脯也自然而然的挺得笔直,大有凭这资格便可以到处睏觉吃饭的气概。”
释义: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