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的同义词、近义词
1.格调:
读音:gé diào
- 拼音:gediao
gediao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gd
首字母gd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格調
- 五笔:stym
英文:style (of art or literature); one's work style; moral character; form
释义
- (名)①文艺作品的风格。②人的风格或品质。
详细释义
举例:唐 蒋防 《霍小玉传》:“故 霍王 小女名 小玉 ……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四章:“她那特殊的细心、机敏与果断……都流露着指挥员英武的格调。”
释义:品格;风范。
举例:唐 张乔 《宿刘温书斋》诗:“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宋 陈亮 《点绛唇·咏梅月》词:“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
释义:风貌,景象。
举例: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句句言情,篇篇见意。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五》:“今详格调句法,甚类生前之作。”《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高低紧慢按宫商,轻重疾徐依格调。”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即有一二能者,不过指摘声病,讲求格调。”
释义: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2.气概:
读音:qì gài
- 拼音:qigai
qiga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qg
首字母qg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氣概
- 五笔:rnsv
英文:lofty quality; mettle; spirit
释义
- (名)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英雄~|~不凡。[近]气魄|魄力|气势。
详细释义
举例:《魏书·李神传》:“ 李神 据危城,当大难,其气概亦足称焉。” 清 戴名世 《孑遗录》:“典史 张士节 , 秦 人,性伉直,有气概。”
释义:气节。
举例:元 耶律楚材 《继孟云卿韵》:“开基气概鲸吞海,遁世生涯鼠饮河。” 明 高攀龙 《语》:“ 文公 圣贤而豪杰者也,故虽以豪杰之气概,终是圣贤真色。” 萧三 《血青》诗:“革命志士气概雄,宁为儿女愁!”
释义:气魄。
举例:宋 秦观 《新开湖送孙诚之有龙见于东北因成绝句》:“黄綬不为无气概,苍龙随尾送行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起初进京时节,多亏他的几万本钱做桩,才做得开,成得这个大气概。” 清 沉元沧 《涿州》诗:“风云气概 楼桑里 ,土壤膏腴 督亢 图。”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啊呀!好大的气概!这是一九五五年秋天 中国 的乡村吗?这是我住了三年的 皇甫村 吗?我的祖国,你不是在前进,而是在飞奔!”
释义:气派;声势。
举例: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元来你倚着丈人行的气概,就待欺负咱年华高迈。”《红楼梦》第七九回:“一月之中,﹝ 薛蟠 、 金桂 ﹞二人气概都还相平;至两月之后,便觉 薛蟠 的气概渐次的低矮了下去。”
释义:气焰;威势。
3.气魄:
读音:qì pò
- 拼音:qipo
qipo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qp
首字母qp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氣魄
- 五笔:rnrr
英文:positive outlook; imposing attitude; boldness; spirit
释义
- (名)①魄力;无所畏惧的精神或作风。[近]气概。②气势:中山陵~雄伟。[近]气势。
详细释义
举例: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薛据》:“ 据 为人骨鯁有气魄,其文亦尔。” 明 康海 《粉蝶儿·贺登科》套曲:“气魄如 南阳 卧龙,精神似 渭水 非熊。”
释义:气概,魄力。
举例: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该校气魄远不如燕大之大。”
释义:气势,气派。
举例: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疏上, 曾 闻之气魄悚骇,如饮冰水。”
释义:指心神,气色。
4.派头:
读音:pài tóu
- 拼音:paitou
paitou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pt
首字母pt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派頭
- 五笔:irud
英文:style; panache; manner
释义
- (名)气派(常含贬义):~十足。[近]气派。
详细释义
举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有甚么趣味呢,不过故作偃蹇,闹他那狂士派头罢了。” 郭小川 《秋日谈心》诗:“我们是胜利者呀,怎能没有胜利者的派头!” 巴金 《关于<神·鬼·人>》:“后来我又发现几个经常出入的 日本 人,胖胖的、举动不太灵活,却有一种派头。” 马烽 《太阳刚刚出山》:“你们这里真像个跃进的派头。”
释义:人或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气派、气势。
5.风致:
读音:fēng zhì
- 拼音:fengzhi
fengz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fz
首字母fz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風緻
- 五笔:
英文:natural charm; grace
释义
- 1.风度品格。
- 2.风韵。指容颜姿态。
- 3.形容姿态美好。
- 4.风味;情趣。
- 5.指文学作品的风格,韵味。
- 6.轻薄;轻浮。
详细释义
举例:《新唐书·崔远传》:“子 远 ,有文而风致整峻,世慕其为,目曰‘飣座梨’,言座所珍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费道枢》:“窃慕上客风致,愿奉顷刻之欢,可乎?” 清 龚自珍 《题<红蕙花诗册>尾》诗序:“今嗣君抱来乌丝阑素册高尺许,皆将来蕙故也。君之风致可想见矣。”
释义:风度品格。
举例: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 阿纤 ﹞年十六七,窈窕秀弱,风致嫣然。”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一:“﹝她﹞匆忙地把一只手撑在桌上,半弯着腰肢,虽然带点仓皇,却完全是一种很美观的、天然的风致。”
释义:风韵。指容颜姿态。
举例: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果然好个俊雅书生,远观那样风致,近看还不知怎么样风流。”《红楼梦》第一百回:“又想起那年唱戏做的 嫦娥 ,飘飘艷艷,何等风致。”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释义:形容姿态美好。
举例: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鲁直 与 方蒙 书:‘顷 洪 甥送令嗣二诗,风致洒落,才思高秀。’” 明 汤式 《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复有跨海征进之行故作此以书其怀》套曲:“他恋着蓬窗下风致佳,舵楼中景物饶。”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京师有薏酒,用薏苡实酿之,淡而有风致,然不足快酒人之吸也。” 杨朔 《画山绣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 桂林 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释义:风味;情趣。
举例: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三:“ 越国夫人 王氏 , 端献王 妇, 王审琦 后,作篆隶有古法,为小诗有林下风致。”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刘禹锡诗》:“﹝ 刘禹锡 诗﹞宛有 六朝 风致,尤可喜也。” 胡适 《<中古文学概论>序》:“一方面的慷慨悲壮,一方面的宛转缠绵,都极尽平民文学的风致。”
释义:指文学作品的风格,韵味。
举例: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个老风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窦氏》:“ 南 视女亦风致,遂与谐笑。”
释义:轻薄;轻浮。
6.作风:
读音:zuò fēng
- 拼音:zuofeng
zuofe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zf
首字母zf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作風
- 五笔:wtmq
英文:style; style of work; way
释义
- (名)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正派。
详细释义
举例: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完全是无耻的作风!’ 祥师母 心里骂了一句。”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其实经营生产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实利’,最要不得的作风就只摆花样让人看而不顾实利。”如:作风正派。
释义: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
举例:朱自清 《欧游杂记·威尼斯》:“他们也用鲜明的颜色,但显然没有很费心思在艺术上,作风老老实实,并不向牛犄角里寻找新奇的玩意儿。”
释义:指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