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正”的同义词、近义词
1.修订:
读音:xiū dìng
- 拼音:xiuding
xiudi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d
首字母xd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修訂
- 五笔:whys
英文:revise
释义
- (动)修改订正(书籍、计划等):~计划。[近]修正。
详细释义
举例:宋 朱熹 《答滕德章》:“ 熹 旧所为书,近加修订,稍有条理。”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虑其害政,而削其迹; 孔氏 修订国典,更有黜除。”
释义:修改订正。
2.修正:
读音:xiū zhèng
- 拼音:xiuzheng
xiuzhe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z
首字母xz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修正
- 五笔:whgh
英文:amend; correct; follow the correct path; revise
释义
- 1.遵行正道。
- 2.指遵行正道的人。
- 3.治理。
- 4.改正,修改使正确。
详细释义
举例:《汉书·贾山传》:“举贤以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諫。”《汉书·辛庆忌传》:“光禄勋 庆忌 行义修正,柔毅敦厚,谋虑深远。”
释义:遵行正道。
举例:《荀子·修身》:“諂諛者亲,諫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释义:指遵行正道的人。
举例:《荀子·王霸》:“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
释义:治理。
举例:《汉书·刑法志》:“时 涿郡 太守 郑昌 上疏言:‘……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也,政衰听怠,则廷平将招权而为乱首矣。’ 宣帝 未及修正。”《宋书·乐志一》:“初, 荀勗 既以新律造二舞,又更修正钟磬。”《隋书·儒林传·房晖远》:“寻与 沛公 郑译 修正乐章。”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
释义:改正,修改使正确。
3.校勘:
读音:jiào kān
- 拼音:jiaokan
jiaokan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k
首字母jk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校勘
- 五笔:suad
英文:to collate
释义
- (动)比较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考订文字异同,以确定其原貌。
详细释义
举例:唐 白居易 《策林二·大官乏人》:“秘著之官,不独以校勘之用取之。” 宋 欧阳修 《书<春秋繁露>后》:“予在馆中校勘羣书,见有八十餘篇,然多错乱重复。” 胡适 《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他料定读小说的人决不会费大工夫用各种本子细细校勘。”
释义: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的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以考订其文字的异同和正误真伪。
举例: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定谥》:“太常博士掌謚,职事三品以上薨者,故吏録行状,申尚书省考功校勘,下太常博士拟议讫,申省,省司议定,然后闻奏。”《元典章·刑部二·狱具》:“照得先为校勘笞杖,具呈都省照详,遍行合属依例施行去讫。”
释义:犹核实。比较核对。
举例:《宋史·欧阳修传》:“ 脩 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释义:宋 代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
4.校对:
读音:jiào duì
- 拼音:jiaodui
jiaodu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d
首字母jd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校對
- 五笔:sucf
英文:proofreader; to proofread; to calibrate
释义
- (动)核对是否符合标准:计量器具~合格。②(动)按原稿核对,看有无错误:~文稿。③(名)做校对工作的人:他是这部词典的责任~。
详细释义
举例:明 沉德符 《野获编·著述·国学刻书》:“近年北监奏请重刊二十一史,陆续竣事,进呈御览,可谓盛举矣,而校对卤莽,讹错转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命 朱珪 、 戈涛 、 卢文弨 、 翁方纲 等,校对於翰林院后堂东 寳善亭 内。” 巴金 《寒夜》五:“他只是机械地一个字一个字校对着。”
释义:根据定本核对抄本或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
释义: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如:他在报社当校对。
5.改正:
读音:gǎi zhèng
- 拼音:gaizheng
gaizhe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gz
首字母gz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改正
- 五笔:ntgh
英文:to amend; CL:个; to put right; correction; to correct
释义
- (动)把错误的改成正确的:~错误|~错别字。[近]纠正|订正。
详细释义
举例:《汉书·谷永传》:“不求之身,无所改正……是循不享之迹,无谢过之实也,天责愈深。”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 欧阳文忠 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此刻天下的大势,倘使不把读书人的路改正了,我就不敢説十年以后的事了。” 巴金 《纪念雪峰》:“错误终于改正,沉冤终于昭雪。”
释义: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
举例: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辨人在》:“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天下之尊卑随阳而序位。”《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 唐 孔颖达 疏:“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损也。 周 子、 殷 丑、 夏 寅,是改正也; 周 夜半、 殷 鸡鸣、 夏 平旦,是易朔也。”
释义:更改正朔。古时王朝易姓则改正朔。
6.校订:
读音:jiào dìng
- 拼音:jiaoding
jiaodi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d
首字母jd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校釘
- 五笔:suys
英文:revision
释义
- (动)对照可靠材料订正书籍文件中的错误:~《鲁迅全集》。[近]校改。
详细释义
举例: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近予见 宋 板《大戴礼》,乃 秦景暘 閲本,口字并非方空圈。 景暘 讳 四麟 ,係前代邑中藏书家,校订颇精审可据。”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孔编修广森<大戴礼记补注>序》:“近时 戴东原 编修、 卢绍弓 学士,相继校订,蹊逕渐闢。” 巴金 《一颗红心--悼念曹葆华同志》:“他基本上恢复了视力以后,又拿起十年前已经全部译完的《普列汉诺夫哲学通信第五集》译稿对照原文重新校订。”
释义:校勘订正。
7.校正:
读音:jiào zhèng
- 拼音:jiaozheng
jiaozhe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z
首字母jz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校正
- 五笔:sugh
英文:to proofread and correct; to calibrate; to edit and rectify; to correct
释义
- (动)校对改正;纠正:~错讹|~仪器|~炮位。
详细释义
举例:《左传·成公十八年》:“弁纠御戎,校正属焉。” 杨伯峻 注:“ 襄 九年《传》‘使校正出马’,则校正为掌马之官。《周礼·夏官》有‘校人’,职掌与校正相同。”参见“ 校人 ”。
释义:古代管理马匹的官。
举例:《新唐书·百官志一》:“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十曰讎校精审,明於刊定,为校正之最。”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官司俚语》:“如 唐 校书与正字,俸禄微少,皆孤寒英杰居之,至骑驴入省。而太祝奉礼……俸禄倍多,乃公卿子弟居之,衣马比校正颇轻肥。”参见“ 校书 ”、“ 正字 ”。
释义:校书、正字二官名的连称。
举例:宋 曾巩 《<梁书目录>序》:“臣等既校正其文字,又集次为目録一篇。”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一碑之中,讹字之多已如此,安得一一校正之。”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重看校稿,校正不少,殊可嘉尚。”
释义:校对改正。
8.纠正:
读音:jiū zhèng
- 拼音:jiuzheng
jiuzhe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z
首字母jz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糾正
- 五笔:xngh
英文:to make right; to correct
释义
- (动)矫正;改正:~错误。[近]矫正|改正。
详细释义
举例: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一》:“是时司隶校尉 虞翊 ,纠正邪枉无所迴避。”《隋书·孝义传·李德饶》:“转监察御史,纠正不避贵戚。”
释义:犹纠举。
举例:明 宋濂 《送张编修赴南阳教授序》:“夫教授之职,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掌其课试之事,而纠正其不如规者,其责实至重也。” 谢觉哉 《不惑集·书同文,语同音》:“会教书的人,首先是纠正学生的错别字。”
释义:改正。
9.更正:
读音:gēng zhèng
- 拼音:gengzheng
gengzhe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gz
首字母gz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更正
- 五笔:gjgh
英文:to make a correction; to correct
释义
- (动)改正已发表的文章或谈话中的错误。
详细释义
举例: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奏其有不当,则驳下更正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礼部·命名禁字》:“本朝 正德 初, 刘瑾 盗柄时,亦矫詔禁官民名字有天字者,俱更正之。” 孙犂 《秀露集·谈校对工作》:“我在这里特意提一下,算是为自己的文章,作个更正。”
释义: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
10.考订:
读音:kǎo dìng
- 拼音:kaoding
kaodi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kd
首字母kd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考釘
- 五笔:
英文:to check and correct
释义
- (动)考据订正:进行~|加以~。
详细释义
举例:宋 秦观 《谋主》:“将有天下之事,未尝不先於谋。故考订卿士之议,参酌庶人之言,所以谋之於明也。” 元 揭傒斯 《孔氏谱序》:“拜 曲阜 林庙,且因以考订其谱谍,而收其所未续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於垢鉴矣。”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昔 阳湖 孙氏 ,分著述与考据为二:以考订经史者为考据,抒写性灵者为著作。”
释义:考核订正。
举例: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源委、授受、岁月攷订,邈不可求。” 清 姚鼐 《<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其攷订古今,皆详覈可喜。”
释义:考据订正。
11.改进:
读音:gǎi jìn
- 拼音:gaijin
gaijin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gj
首字母gj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改進
- 五笔:ntfj
英文:to improve; CL:个; to make better
释义
- (动)改变原来状况,使有所进步:~作风|~服务态度。[近]改良|改善。
详细释义
举例: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平流并进,递演递嬗,即法即理,即理即法,而后突发之革命可免,日新之改进可图。” 袁鹰 《篝火之歌·小姑娘养猪》:“访得好经验,改进猪食堂。”
释义: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
12.校阅:
读音:jiào yuè
- 拼音:jiaoyue
jiaoyue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y
首字母jy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校閱
- 五笔:suuu
英文:to check through (a document); to proofread; to review (troops)
释义
- 1.审阅校订。
- 2.检查;查核。
- 3.检阅军队。
详细释义
举例:《魏书·太宗纪》:“詔使者巡行诸州,校閲守宰资财,非自家所齎,悉簿为赋。”
释义:查核,察看。
举例: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繁积於 宣 时,校閲於 成 世,进御之赋,千有餘首。”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各以所校閲某书,应考某典,详列书目,至 瑠璃厂 书肆访查之。” 巴金 《新生》第一篇:“于是我们坐下来校阅这期杂志底清样。”
释义:审阅校订。
举例:唐 李濯 《内人马伎赋》:“搴旗命伍,抽戈按节,侔三边之挑战,壮六军之校閲。”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臣窃观 高皇帝 以武功定天下,深虑承平之后,武备寖弛,以启戎心,而定为御前閲试之法,千万里外亦分番迭上,躬自校閲。”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王天冲》:“严飭弟兄鸣枪致敬,詰朝再请校閲阵法。”
释义: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