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的同义词、近义词
1.气候:
读音:qì hòu
- 拼音:qihou
qihou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qh
首字母qh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氣候
- 五笔:rnwh
英文:situation; climate; atmosphere; CL:种
释义
- (名)①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近]天气。②比喻动向或情势:政治~。③比喻结果或成就:几个人瞎闹腾,成不了~。
详细释义
举例:宋 高承 《事物纪原·正朔历数·气候》:“《礼记·月令》注曰:‘昔 周公 作时训,定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则气候之起,始于 太昊 ,而定于 周公 也。’” 宋 陆游 《园中书触目》诗:“气候今年晚,浓霜始此回。” 清 宋荦 《<明遗民诗>序》:“然譬诸霜雁叫天,秋蛩吟野,亦气候所感使然。”
释义:指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亦泛指时令。
举例:《三国志·蜀志·周群传》:“ 羣 少受学於 舒 ,专心候业……常令奴更直於楼上视天灾,纔见一气,即白 羣 , 羣 自上楼观之,不避晨夜。故凡有气候,无不见之者,是以所言多中。”《晋书·艺术传·戴洋》:“ 侃 薨,征西将军 庾亮 代镇 武昌 ,復引 洋 问气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 文穆 ﹞郡户曹史,徵试博士太常丞,以明气候,擢拜侍中右中郎将。” 唐 刘禹锡 《边风行》:“将军占气候,出号夜飜营。”
释义:指云气等变化。古代多据此来预测吉凶。
举例:南朝 宋 谢惠连 《石壁精舍还湖中》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暉。” 宋 苏舜钦 《依韵和胜之暑饮》:“九夏苦炎烈,入伏气候恶,况兹大旱时,其酷甚炮烙。” 明 唐顺之 《游遵化汤泉》诗:“絶塞逢秋已觉凉,此中气候讶非常。” 清 吴瞻泰 《过虎村上芙蓉岭》诗:“山深异气候,四月流澌水。”
释义:指天气。
举例:清 李渔 《比目鱼·寇发》:“故此就在万山之中,招兵买马,积草屯粮,训养二十餘年,方纔成了气候。”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二:“从戊戌算来,也有二十年了,我们学人家的声光化电,多少还有点样子,惟独学到典章政法,却完全不成个气候,这是什么缘故呢?”
释义:比喻结果、成就、前途。
举例: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第一品》:“风范气候,极妙参神。”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下:“ 希逸 诗气候清雅,不逮於 王 袁 ,然兴属閒长,良无鄙促也。” 唐 元稹 《故万州刺史刘君墓志铭》:“文咏词调有古时人气候。”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小序》:“气候急刻,不能闲退。”
释义:指书画或诗文的气韵、风格。
举例:《三国志·吴志·朱然传》:“ 然 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脩絜,其所文采,惟施军器,餘皆质素。”《太平广记》卷四九○引《东阳夜怪录》:“ 苗十 气候哑吒,凭恃羣亲,索人承事。”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岁朝贺节,有棉袍纱套者,不维气候迥别,即土著人物,同一五官而神情迥异。”
释义:指人的神态风貌。
2.形势:
读音:xíng shì
- 拼音:xingshi
xings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s
首字母x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形勢
- 五笔:garv
英文:situation; terrain; CL:个; circumstances
释义
- (名)①事物发展的状况:国内~。②地势:~险要。
详细释义
举例:《文子·自然》:“夫物有胜,唯道无胜,所以无胜者,以其无常形势也。” 唐 贾躭 《赋虞书歌》:“众书之中 虞 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 怀素 只攻 颠 ,岂类 张芝 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水浒传》第一一一回:“ 焦山 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 山里寺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肘痈》“势小为癤势大痈”注:“形势小者为癤毒,形势大者为痈。”
释义:亦作“形埶 ”。形态;形体。
举例:《文子·上德》:“质的张而矢射集,林木茂而斧斤入,非或召之也,形势之所致。” 唐 元稹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公既为刺史子,又多才,好读书,识理乱形势。” 元 邓玉宾 《粉蝶儿·红绣鞋》套曲:“陪着笑频哀告,镇着色下风雹,比这砍柴的形势恶。” 赵树理 《三里湾》二九:“实际上她的头脑还很清楚,能考虑到当前的形势是否对自己有利。”
释义:局势;情况。
举例: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伸了脚想踏住,然而什么也踹不到,连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这才没有再向下滑的形势。”
释义:指趋势。
举例:宋 秦观 《谢王学士书》:“凡方册所载,简牘所存,不见则已,苟有见焉,未尝不熟诵其文,精覈其义,纵观其形势而私掇其精华。”
释义:指文章的格局。
举例:《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厉 幽 之后,王室缺,侯伯彊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纯,形势弱也。” 宋 曾巩 《契丹》:“ 宋 兴, 太祖 明经纶之体,尊择用将帅……所属任皆天下之材,委任专而听断明,豪杰之士得尽其智力以赴功。故养士少而形势强。”
释义:势力;力量。
举例:《荀子·正论》:“爵列尊,贡禄厚,形埶胜。” 杨倞 注:“形埶,谓埶位也。”
释义:权势,权位。
举例: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於公卿之门,奔走於形势之途。” 宋 范仲淹 《范公墓志铭》:“初公为 洛阳 主簿,实典廪纳,而邑多权要,公必先细民而后形势。” 清 彭绍升 《陈和叔传》:“﹝ 陈和叔 ﹞不肯趋避形势、揣摩风气为巧言。”
释义:引申指权贵。
举例:宋 苏洵 《审敌》:“兵法曰:词卑者进也,词强者退也。今 匈奴 之君臣莫不张形势以夸我,此其志不欲战明矣。” 蒋光慈 《田野的风》四五:“‘知道了。’囚犯们这样齐声地回答着,仿佛如听了军令一般的形势。”
释义:气势;声势。
举例:《荀子·强国》:“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烦》:“是以聚米为穀,贼虏之虚实可知,画地成图,山川之形势之易悉。” 清 程嗣立 《送边秀才入成都》诗:“向西形势参天出,稽古名流爱 蜀 行。” 杨朔 《万丈高楼平地起》:“1959年初夏,我来到海峡,爬上一座高山,想了望了望海山的形势。”
释义:地理状况;地势。
举例:《南齐书·刘善明传》:“ 淮南 近畿,国之形势,自非亲贤,不使居之。” 宋 陈亮 《中兴论》:“精间谍以得虏人之情,据形势以动中原之心。”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且又无名位之可以号召、形势之可以固守。”
释义:10.险要之地。
举例: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公以 剑门 形势之地,当分权以制内外。” 清 沉葆桢 《察看海口船坞大概情形疏》:“自 闽安 而上, 洋屿 、 罗星塔 、 乌龙江 、 林浦 皆形势之区。”
释义:11.指地形险要。
举例:《汉书·艺文志》:“形势者,靁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上命诸将按兵不战,示以形势。”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洪钟》:“舟中, 朝京 与客奕, 钟 在旁諦观久之,悟其形势,导父累胜。”
释义:12.军阵;阵势。
3.天气:
读音:tiān qì
- 拼音:tianqi
tianq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tq
首字母tq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天氣
- 五笔:gdrn
英文:weather
释义
- 1.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预报。今天~很好。
- 2.指时间;时候:现在是三更~。~不早了,快回家吧!
详细释义
举例:《逸周书·时训》:“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释义:古人指轻清之气。
举例: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传》:“鼻之呼吸,刻不能不与天气相通。”
释义:泛指空气。
举例:唐 许敬宗 《尉迟恭碑》:“ 刘武周 不稽天气,寔暗人谋。”
释义:天命,气数。
举例: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宋 张先 《八宝装》词:“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河中井》:“时天气炎热,游泳於河,竟失足堕下。” 丁玲 《阿毛姑娘》:“不怕天气已很冷,沿路上还是有不少烧香的客。”
释义:气候。
举例:《水浒传》第八回:“两个公人带了 林冲 出店,却是五更天气。”《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莫如趁天气还早,躲了他。” 魏巍 《在风雪里》三:“吃过饭,天气已经不早了。”
释义:时候。指某一时刻。
举例:明 冯梦龙 《挂枝儿·醉归》:“俏冤家夜深归,喫得烂醉……枉了奴对孤灯守了三更多天气。” 康濯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他并不是党员,快到六十岁,结婚才不过十年天气。”
释义:指一段时间。
4.局面:
读音:jú miàn
- 拼音:jumian
jumian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m
首字母jm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局麵
- 五笔:nndm
英文:phase; situation; aspect
释义
- (名)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形势:政治~|打开~。[近]场面。
详细释义
举例:元 周德清 《斗鹌鹑·双陆》曲:“盘中排营寨城池,眼前无弓箭旌旗。心内有刀枪剑戟,局面儿几般形势。”
释义:指博戏中的形势、状况。
举例: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今天晚上我们有一个局面。”
释义:指牌局、博局。
举例: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余玠》:“然 晦 才望既薄,局面又生, 蜀 土军民皆不安之。”《水浒传》第五十回:“ 扈成 见局面不好,投马落荒而走。”《老残游记》第十回:“十年之后,局面就大不同了。” 瞿秋白 《猪八戒》:“从当初漆黑一团,变到现在的局面,虽极不满意,却正好再变。”
释义:泛指一定时期内事物的形势、情景。
举例:宋 叶适 《答刘子至书》:“ 苏州 局面多,却儘应副得过,此亦他人所不能知也。其间曲折非纸上可尽。” 明 冯惟敏 《端正好·徐我亭归田》套曲:“山林识趣高,功名局面窄。” 清 顾炎武 《与原一公肃两甥》书:“关中侨寓,局面甚小。” 鲁迅 《书信集·致董永舒》:“这还不能算短篇小说,因为局面小。”
释义:场面;规模格局。
举例: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他那里应答的话语投,我这里笑谈的局面熟,准备着夜月携红袖,不觉的春风倒玉甌。”《水浒传》第四九回:“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分説不得。”
释义:犹计谋。
举例:《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 西门庆 叫将 崔本 来,会 乔大户 那边,收拾房子卸货,修盖土库局面,择日开张举事。”《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铺子局面,都叫漆匠装新油漆。”
释义:指铺面。
举例: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此子矜情作态,局面太小。”
释义:指度量。
举例: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寒由他自寒,不可坏了局面。”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三章:“偏不出去,为什么打扮得这么局面?”
释义:漂亮,体面。
5.景象:
读音:jǐng xiàng
- 拼音:jingxiang
jingxia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x
首字母jx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景象
- 五笔:jyqj
英文:sight (to behold); scene
释义
- (名)状况;现象:欣欣向荣的~。[近]气象。
详细释义
释义:亦作“景像 ”。犹迹象。
举例:《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 羌 人云 爰剑 初藏穴中, 秦 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
释义:形状,形象。
举例:《敦煌变文集·八相变》:“今晨殿下散闷闲游,驾幸南门,见何景像?” 唐 郑谷 《中年》诗:“漠漠 秦 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晴云 、 暖雪 两个丫头,一力劝主母在前楼去看看街坊景象。” 秦牧 《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在世界文学史上,在 中国 文学史上,我们看到的是群峰屹立的景象。”
释义:景色;现象;状况。
6.地步:
读音:dì bù
- 拼音:dibu
dibu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db
首字母db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地步
- 五笔:fbhi
英文:degree (to which a situation has evolved); situation; leeway; stage
释义
- (名)①处境;景况(多指不好的):没想到他晚年落到这种~。②达到的程度:他竟会愚蠢到这个~。[近]境地。③言语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说话要留有~。
详细释义
举例:《宋史·河渠志五》:“於是都水使者 孟揆 ,移拨十八埽官兵,分地步修筑。”《红楼梦》第四二回:“原先盖这园子就有一张细緻图样,虽是画工描的,那地步方向是不错的。”
释义:地段;位置。
举例:宋 周密 《齐东野语·耿听声》:“ 虎 ( 周虎 )、 輅 ( 彭輅 )时皆为将官,独 震 ( 夏震 )方为帐前佩印官。 郭 ( 郭逮 )曰:‘ 周 彭 地步或未可知, 震 安得遽尔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宰相对联》:“ 华亭公 罢相归,其堂联云:‘庭训尚存,老去敢忘佩服;国恩未报,归来犹抱慙惶。’虽自占地步,然词旨谦抑,胜 张 ( 张居正 )之夸詡多矣。”《儒林外史》第二回:“ 申祥甫 道:‘他也要算停当的了。若想到 黄老爹 的地步,只怕还要做几年的梦。’”
释义:犹地位。
举例:《红楼梦》第五十回:“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 张天翼 《包氏父子》:“可是 陈三癞子 并不留点地步:他当着 胡大 的面也一样的说那些。”
释义:回旋的余地。
举例: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就好到这般地步!”《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但是要作到这个地步,却也颇不容易。”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九章:“老头子要活着,我那小子 狗儿 要都活着……我、我怎么也不会落到这样地步啊!”
释义:程度;境地。
7.现象:
读音:xiàn xiàng
- 拼音:xianxiang
xianxia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x
首字母xx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現象
- 五笔:gmqj
英文:CL:个, 种; appearance; phenomenon
释义
- (名)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自然~|社会~。[反]实质|本质。
详细释义
举例:《西游记》第十一回:“五祖投胎, 达摩 现象。”也泛指现出身形。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星变》:“俺 天慧星君 ,奉上帝勅旨,现象於室壁胃娄之次。”
释义:谓神、佛、菩萨等现身于人间。
举例:刘少奇 《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历史里边也有普遍真理,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历史现象。”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一》:“这不过是睡眠不足,偶然的现象罢了。”
释义: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
8.形象:
读音:xíng xiàng
- 拼音:xingxiang
xingxia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x
首字母xx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形象
- 五笔:gaqj
英文:visualization; form; figure; image; CL:个; vivid
释义
- (名)①人的相貌;事物的形状:祖母的~经常浮现在眼前。②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艺术~|英雄~。
详细释义
举例:《吕氏春秋·顺说》:“善説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
释义:亦作“形像 ”。指具体事物。
举例:《东观汉记·高彪传》:“画 彪 形象,以劝学者。” 宋 陆游 《驾礼部曾侍郎启》:“纪话言於竹帛,肖形像於丹青,垂之无穷。”
释义:指肖像。
举例: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繫刹柱,屏除形象,舖设牀坐,於堂上接宾。”
释义:塑像,偶像。
举例: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 汉 蔡茂 字 子礼 , 河内 怀 人也。初在 广汉 ,梦坐大殿,极上有禾三穗, 茂 取之,得其中穗,輒復失之。以问主簿 郭贺 , 贺 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
释义:象征。
举例: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帝君视之,怒曰:‘字讹误不成形象!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社!’”《红楼梦》第五三回:“这会子花得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
释义:形状;样子。
释义: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咉现实的特殊方式。即作家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通常亦特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举例:张贤亮 《灵与肉》三:“这些毫无文采的语言,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他工作的意义。”
释义:谓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