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觉”的同义词、近义词
1.警卫:
读音:jǐng wèi
- 拼音:jingwei
jingwe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w
首字母jw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警衛、警衞
- 五笔:aqbg
英文:(security) guard
释义
- (动)武装警戒、保卫:~员|~连。②(名)执行警卫的人:门外两名~持枪守卫。
详细释义
举例:《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夫警卫不脩,则患生非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冥祇警衞,灵瑞间起,或鼓天乐,或闻神香。景福之祥,难以备敍。”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商务印书馆编译处即在 四马路 总发行所三层楼上,前日曾一往看,警卫颇严。”
释义:警戒保卫。
释义:见“警卫员 ”。
2.警告:
读音:jǐng gào
- 拼音:jinggao
jinggao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g
首字母jg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警告
- 五笔:aqtf
英文:warn; warning
释义
- (动)提醒,使警惕;告诫,使认识所应负的责任:医生~病人不要过量服药。②(名)对犯错误者的一种处分:党内~。
详细释义
举例:前蜀 杜光庭 《司徒青城山醮词》:“恐臣过咎所招,仙岳降异常之兆;灾蒙所袭,神峯垂警告之祥。” 宋 叶适 《与交代启》:“智者之后,利而易循;拙者之初,钝而难习。或可施於警告,愿勿弃於疏庸。”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小声点’。他生怕让人听去,警告地说:‘隔墙有耳。’”
释义:告诫,使警觉。
举例:鲁迅 《且介亭杂文·阿金》:“这种扰动,我的警告是毫无效验的,她们连看也不对我看一看。”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警告是早就来过的,叫他自动停刊,他没有依从。”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广播员当即向这个破坏阵地联欢的 美国 军官提出警告。”
释义: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人、团体、国家提出告诫,使认识所应负的责任。
举例:《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七章第三九条:“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和向党外组织建议撤销党外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释义:纪律处分的一种。
3.戒备:
读音:jiè bèi
- 拼音:jiebei
jiebe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b
首字母jb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戒憊
- 五笔:aatl
英文:to guard against (emergency); to take precautions
释义
- (动)①警戒,防备:疏于~|严密~[近]防备。[反]大意。②对人怀有戒心而加以防备:~的神情。
详细释义
举例:《国语·晋语三》:“内谋外度,考省不倦,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臣看得北虏连年欵塞,目前虽若安寧,然虏情叵测,戒备宜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宁 感谢,问戒备之期,答以明宵。” 姚雪垠 《长夜》三八:“寨墙上的老百姓也不答话,也不放枪,带着戒备的神气偶尔探出头看看他们。”
释义:警戒准备;警戒防备。
4.警备:
读音:jǐng bèi
- 拼音:jingbei
jingbe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b
首字母jb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警憊
- 五笔:aqtl
英文:guard
释义
- (动)(军队)警卫守备:~区|~森严。
详细释义
举例:《汉书·陈汤传》:“ 南郡 献白虎,边陲无警备。” 宋 叶适 《始议一》:“其后 耶律 浸骄, 继迁 始自立,边益警备矣。”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至于坏种,则警备极严,也未必就肯洗心革命。”`
释义:警戒防备。
5.鉴戒:
读音:jiàn jiè
- 拼音:jianjie
jianjie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j
首字母jj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鑒戒
- 五笔:
英文:object lesson; warning
释义
- (名)可以作为教训,使人警惕的事:引为~。
详细释义
举例:《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鑑戒也。”《后汉书·荀爽传》:“又集 汉 事成败,可为鉴戒者,谓之《汉语》。” 清 恽敬 《与姚来卿书》:“ 丰城 极弊之区, 彭秋潭 败于 临川 ,深可鉴戒。”
释义:亦作“鑑诫 ”。亦作“鉴戒”。亦作“鉴诫”。引为教训,使人警惕。
举例:《魏书·高允传》:“厥后史官并载其事,以为鉴诫。” 明 张纶 《林泉随笔》:“其説可为后世之鑑诫,故用表而出之。” 马南邨 《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这一类笑话虽然发生在死去了的封建时代,但是,现在的人也未尝不可以引为鉴戒啊。”
释义:指引为教训,使人警惕的事情。
6.警醒:
读音:jǐng xǐng
- 拼音:jingxing
jingxi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x
首字母jx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警醒
- 五笔:aqsg
英文:to be alert
释义
- (形)睡眠时易醒,睡不熟。②(动)警戒醒悟:惨痛的教训促使我们~。也作警省。
详细释义
举例:元 范康 《竹叶舟》第四折:“如今 陈季卿 尚未来,我等无事,暂到长街市上,唱些道情曲儿,也好警醒世人咱。” 清 徐士銮 《宋艳》卷十一:“此诗如清夜鐘声,亦曾警醒多少痴梦否?”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谁知道他们之中已经有了最后的警醒了的人呢?” 马南邨 《燕山夜话·黄金和宝剑的骗局》:“这个故事发生在 唐 代, 李肇 把它记录下来,目的大概是想警醒后人不要再受骗。”
释义:警觉醒悟;使人警觉醒悟。
举例:《红楼梦》第七七回:“ 宝玉 夜间胆小,醒了便要唤人,因 晴雯 睡卧警醒,故夜间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事,悉皆委他一人。”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况且做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鹰不吃窝下食’,本村倒不必担心;只要自己夜里警醒点就是了。” 朱自清 《背影》:“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释义:谓睡眠中容易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