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的同义词、近义词
1.事态:
读音:shì tài
- 拼音:shitai
shita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st
首字母st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事態
- 五笔:gkdy
英文:situation; state of affairs
释义
- 事态 shìtài 事情的状态;局势事态恶化。
详细释义
举例:梁启超 《杂评》:“据各方面来电, 俄国 要求立宪,已为公然之运动,其事态极重大。” 峻青 《海啸》第三章七:“﹝ 小于 ﹞所以只好半信半疑地在一旁冷冷地看着,等待事态的发展。”
释义:局势;情势。
2.时事:
读音:shí shì
- 拼音:shishi
shis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ss
首字母s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時事
- 五笔:jfgk
英文:how things are going; current tre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释义
- 1.指合于时节而应做的事。
- 2.指诸侯、大夫对天子的四时贡职。
- 3.泛指贡品。
- 4.当时史实;当时情况。
- 5.当时的政事;世事。
- 6.局势;时局。
- 7.一时之事。形容时间短暂。
- 8.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
详细释义
举例:《周礼·地官·遂师》:“﹝遂师﹞巡其稼穡,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 郑玄 注:“四时耕耨,歛艾芟地之宜,晚早不同,而有天期地泽风雨之急。”《管子·权修》:“末产不禁,则民缓於时事而轻地利。”《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工师之事也。”《吕氏春秋·上农》:“时事不共,是谓大凶。”
释义:指合于时节而应做的事。多指农时农事而言。
举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士 起 将归时事於宰旅。” 杜预 注:“时事,四时贡职。”
释义:指诸侯、大夫对天子的四时贡职。
举例:宋 苏轼 《谢大使土物启》:“归时事於宰旅,方劳远勤。”
释义:泛指贡品。
举例:《史记·六国年表序》:“余於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 周元王 ,表六国时事,讫 二世 。”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序》:“约撰旧书,通而叙之,揔为帝纪,列其年月,比其时事,撮要举凡,存其大体。”《隋书·律历志上》:“臣等详校前经,斟量时事,谓用铁尺,於理为便。”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 左丘明 纪 春秋 时事以失明, 司马迁 作《史记》刑诛。” 清 任泰 《质疑》:“夫作誥在诛 武庚 之后,不近言 武庚 ,必远引 紂 事,於时事为疏。”
释义:当时史实;当时情况。
举例:《后汉书·窦武传》:“﹝ 竇武 ﹞常教授於大泽中,不交时事,名显 关 西。”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以兹感叹辞旧游,更於时事无所求。” 元 萨都剌 《送王御史》诗:“宪臺自是清高甚,时事关心易白颠。” 清 周亮工 《高澄甫念太夫人踉跄别予去》诗:“惊看时事纷如此,忍道 江 南是定居。”
释义:当时的政事;世事。
举例:《南史·韦载传》:“ 齐 军若分兵先据 三吴 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麻徵君 知几 在 南州 ,见时事扰攘,其催科督赋如毛,百姓不安。” 清 林则徐 《次韵答姚春木》:“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
释义:局势;时局。
举例: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五:“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古到今。”
释义:一时之事。形容时间短暂。
举例:沙汀 《意外》:“而且,正如他所表白过的一样,他也存心认真读书,不问时事。”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往往国内的时事最需要向人民报告解释时,他却不得不去谈些最空泛最不相关的国内小问题。”
释义: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
3.时势:
读音:shí shì
- 拼音:shishi
shis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ss
首字母s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時勢
- 五笔:jfrv
英文:current situation; current trend; circumstances
释义
- 一指时代的态势,也可解释为社会的背景;二为某一段时间内世界发展的趋势。
详细释义
举例:《庄子·秋水》:“当 尧 舜 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 桀 紂 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才不半古,而功已倍之,盖得之於时势也。” 郁达夫 《文学上的阶级斗争》:“思想是随时势而进化的。”
释义:一指时代的态势,也可解释为社会的背景;二为某一段时间内世界发展的趋势。
4.地势:
读音:dì shì
- 拼音:dishi
dis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ds
首字母d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地勢
- 五笔:fbrv
英文:terrain; topography relief
释义
- (名)地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平坦。
详细释义
举例:《周礼·考工记·匠人》:“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史记·高祖本纪》:“ 秦 ,形胜之国,带 河 山 之险,县隔千里……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尔其地势,则 武闕 关其西, 桐栢 揭其东。” 宋 梅尧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我家地势高,四顾如湖淲。”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两天后由一个行地理的风水先生用罗盘在后山顶上勘定了地势。”
释义:亦作“地埶 ”。埶,“势 ”的古字。土地山川的形势。
举例:《尹文子·大道上》:“吾亦不敢据以为天理,以为地势之自然者尔。”《后汉书·党锢传·尹勋》:“宗族多居贵位者,而 勋 独持清操,不以地埶尚人。”《隋书·艺术传·庾质》:“ 玄感 地势虽隆,德望非素,因百姓之劳苦,冀侥倖而成功。”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盖缘臣赋性刚拙,而宠禄过分,地势侵迫,故致纷紜,亦理之当然也。”
释义:埶,“势 ”的古字。地位;权势。
举例:《西游记》第六七回:“你这贵处,地势清平,又许多人家居住,更不是偏僻之方,有甚么妖精,敢上你这高门大户?”
释义:埶,“势 ”的古字。指地方上的情形。
5.局势:
读音:jú shì
- 拼音:jushi
jus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s
首字母j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局勢
- 五笔:nnrv
英文:situation; state (of affairs)
释义
- (名)政治、军事等的形势:~稳定。[近]形势。
详细释义
举例:唐 章孝标 《上太皇先生》诗:“围棋看局势,对镜戳妖精。” 宋 李纲 《泰宁与许右丞书》:“吾儕正当远引,犹之奕者须观局势。” 元 薛昂夫 《蟾宫曲·题烂柯石桥》:“懒朝元石上围棋,问仙子何争……斧柯已烂,局势犹迷。”
释义:棋局的形势。
举例:清 薛福成 《援越南议上》:“今之局势与古稍异。” 姚雪垠 《长夜》二四:“到处是张惶奔跑和嚷叫着的人,到处是牵着乱跑的牛和驴,整个的局势就要决定于呼吸之间。”
释义: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状况。
举例:清 黄钧宰 《金壶遯墨·适园》:“ 江阴 陈氏 适园 ,局势不宽,而池臺廊榭畧具。” 郭沫若 《怎样运用文学语言》:“过分的诗了,反伤于凝滞,局势便不能展开,描写也难于切实。过分的散文了,则伤于琐碎,局势便流于散漫。”
释义:规模、格局。
6.大势:
读音:dà shì
- 拼音:dashi
das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ds
首字母d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大勢
- 五笔:ddrv
英文:
释义
- (名)事情发展总的趋势(多指政治局势):~所趋|~已去。
详细释义
举例:《吕氏春秋·尊师》:“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 陈奇猷 校释引 范耕研 曰:“言有大位者可以为天下君长矣。”《晋书·平原王榦传》:“ 榦 独怀百钱,见 冏 出之,曰:‘ 赵王 逆乱,汝能义举,是汝之功,今以百钱贺汝。虽然,大势难居,不可不慎。’”
释义:大位;高位。
举例:《三国志·魏志·刘放传》:“乘胜席卷,将清 河朔 ,威刑既合,大势以见。”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尝就天下之大势观之,门户不同,风气亦异。” 邹韬奋 《萍踪寄语初集·弁言》:“我们要研究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不得不注意 中国 所在的这个世界的大势怎样,这两方面显然是有很密切的关系。”
释义:大局的趋势。
举例:晋 谢灵运 《山居赋》自注:“非可具记,故较言大势耳。”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大势两句相耦,细分则四者各为用。”
释义:事物的大概;大致状况。
举例: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他若不与呵,我大势军马,好歹夺了 荆州 。” 元 高文秀 《渑池会》楔子:“俺 秦国 起大势军马,某统大势雄兵。”《封神演义》第二八回:“次早旭日东昇,大砲三声,开城门,大势人马杀奔 周 营。”
释义:大批。多用于形容军队力量强大。
释义:佛教语。大势至菩萨之略称。参见“大势至 ”。
7.情势:
读音:qíng shì
- 拼音:qingshi
qings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qs
首字母q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情勢
- 五笔:ngrv
英文:situation; circumstance
释义
- (名)情况和趋势;形势:~紧迫。[近]形势。
详细释义
举例:《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刘氏 无虞,一邦蒙赖, 周 之谋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且屈伸有会,情势代起。”《新五代史·杂传六·阎宝》:“夫决胜料势,决战料情,情势既得,断在不疑。” 张天翼 《温柔制造者》:“桌上还放着一个学生写的关于远东情势的文章,他压根就没翻开来过。”
释义:情况和趋势;形势。
8.事势:
读音:shì shì
- 拼音:shishi
shis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ss
首字母s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事勢
- 五笔:
英文:state of affairs
释义
- 事势 shìshì 事情的趋势;形势肃宣 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林觉民《与妻书》
详细释义
举例:《韩非子·亡徵》:“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俎》:“自 秦王 伯颜 专政,臺宪官皆谐价而得,往往至数千緡。及其分巡,竟以事势相渔猎而偿其直。”
释义:权势。
举例:《史记·平準书》:“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今留匡弼,事势不便,唯有移车驾幸 许 耳。”《明史·张士诚传》:“昔 隗嚣 称雄於 天水 ,今足下亦擅号於 姑苏 ,事势相等,吾深为足下喜。” 清 方苞 《赵处士墓表》:“处士学识过人,能辨贤姦,知事势数变以后之利害。”
释义:情势;形势;情况。
举例: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折:“今天下事势方多,四下里竞起干戈。”
释义:犹事端,乱子。
9.大局:
读音:dà jú
- 拼音:daju
daju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dj
首字母dj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大局
- 五笔:ddnn
英文:general situation; present conditions
释义
- (名)整个的局面、形势:顾全~。
详细释义
举例:明 史可法 《致给谏倪某书》:“明明恢復大局可惟我所为,而掣肘不舒,心忧徒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这件事,气呢,原怪不得你气,就是我也要生气的,然而要顾全大局呢,也有个无可奈何的时候。”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今年本尚拟携孩子一省母,大局一变,此行亦当取消矣。”
释义:整个局势;整个局面。
10.局面:
读音:jú miàn
- 拼音:jumian
jumian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m
首字母jm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局麵
- 五笔:nndm
英文:phase; situation; aspect
释义
- (名)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形势:政治~|打开~。[近]场面。
详细释义
举例:元 周德清 《斗鹌鹑·双陆》曲:“盘中排营寨城池,眼前无弓箭旌旗。心内有刀枪剑戟,局面儿几般形势。”
释义:指博戏中的形势、状况。
举例: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今天晚上我们有一个局面。”
释义:指牌局、博局。
举例: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余玠》:“然 晦 才望既薄,局面又生, 蜀 土军民皆不安之。”《水浒传》第五十回:“ 扈成 见局面不好,投马落荒而走。”《老残游记》第十回:“十年之后,局面就大不同了。” 瞿秋白 《猪八戒》:“从当初漆黑一团,变到现在的局面,虽极不满意,却正好再变。”
释义:泛指一定时期内事物的形势、情景。
举例:宋 叶适 《答刘子至书》:“ 苏州 局面多,却儘应副得过,此亦他人所不能知也。其间曲折非纸上可尽。” 明 冯惟敏 《端正好·徐我亭归田》套曲:“山林识趣高,功名局面窄。” 清 顾炎武 《与原一公肃两甥》书:“关中侨寓,局面甚小。” 鲁迅 《书信集·致董永舒》:“这还不能算短篇小说,因为局面小。”
释义:场面;规模格局。
举例: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他那里应答的话语投,我这里笑谈的局面熟,准备着夜月携红袖,不觉的春风倒玉甌。”《水浒传》第四九回:“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分説不得。”
释义:犹计谋。
举例:《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 西门庆 叫将 崔本 来,会 乔大户 那边,收拾房子卸货,修盖土库局面,择日开张举事。”《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铺子局面,都叫漆匠装新油漆。”
释义:指铺面。
举例: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此子矜情作态,局面太小。”
释义:指度量。
举例: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寒由他自寒,不可坏了局面。”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三章:“偏不出去,为什么打扮得这么局面?”
释义:漂亮,体面。
11.形式:
读音:xíng shì
- 拼音:xingshi
xingshi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s
首字母xs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形式
- 五笔:gaaa
英文:outer appearance; shape; CL:个; formality; form
释义
- (名)事物的形状、结构等:组织~|艺术~。[近]样式|外表。[反]内容。
详细释义
举例:《南史·颜延之传》:“及 建武 即位,又铸 孝建 四銖,所铸钱形式薄小,输廓不成。”
释义:外形。
举例: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修辞》:“大约拟人是先有的形式,拟物则系转变,已是艺术的关系多了。”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释义:对内容而言,指事物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
举例: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所谓奴隶者,岂徒以形式言邪?” 周恩来 《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抗战八年中, 蒋 对共产党无论在形式上本质上,都不是放在平等的地位。”
释义:犹言表象。
12.形状:
读音:xíng zhuàng
- 拼音:xingzhuang
xingzhua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z
首字母xz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形狀
- 五笔:gaud
英文:shape; CL:个; form
释义
- (名)物体或图形所呈现的外表。
详细释义
举例:《荀子·非相》:“ 梁 有 唐举 ,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史记·刺客列传》:“居顷之, 豫让 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昔吾尝共人谈书,言及 王莽 形状,有一俊士,自许史学,名价甚高,乃云:‘ 王莽 非直鴟目虎吻,亦紫色蛙声。’”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四章一:“不但两肩扛起,形状难看,而这里肌筋的过度工作,会得施展压力至喉头各器官,妨碍了空气的自由通过。”
释义:形相;外貌。
举例:《文子·自然》:“《老子》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 唐 柳宗元 《与吕恭论墓中石画书》:“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吕氏所记古印章》:“ 临淄 农 郑 氏耕地,得方寸铜印,钮作九猿猴,细小如豆,諦视之,形状俱备。” 李準 《人比山更高》:“两边都是高山,山嘴象个小瓶口,中间象个葫芦形状,因此就叫个‘葫芦峪’。”
释义:指物体或图形的形态、状貌。
举例: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 舜 ﹞巡狩观 鯀 之治水,无有形状,乃殛 鯀 於 羽山 。”
释义:指实绩。
举例:《东观汉记·马严传》:“ 建初 中病,遣功曹史 李龚 奉章诣闕,帝亲召见 龚 问疾病形状。”《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府尹见这般形状,心下愈加狐疑。”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后人不知人羣初进时之形状,诧其友离诞妄,因以疑 左 氏之伪托。”
释义:情况;情形。
举例: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裴谌》:“烟翠葱蘢,景色妍媚,不可形状。” 明 李贽 《解经文》:“其为昏扰扰相,殆不容以言语形状之矣。” 章炳麟 《文学说例》:“深者所以度水,远者所以记里,宽宏者所以形状空中之器,莫非有形者也,而精神现象,以此为表。”
释义:描摹;形容比拟。
13.景象:
读音:jǐng xiàng
- 拼音:jingxiang
jingxia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jx
首字母jx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景象
- 五笔:jyqj
英文:sight (to behold); scene
释义
- (名)状况;现象:欣欣向荣的~。[近]气象。
详细释义
释义:亦作“景像 ”。犹迹象。
举例:《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 羌 人云 爰剑 初藏穴中, 秦 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
释义:形状,形象。
举例:《敦煌变文集·八相变》:“今晨殿下散闷闲游,驾幸南门,见何景像?” 唐 郑谷 《中年》诗:“漠漠 秦 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晴云 、 暖雪 两个丫头,一力劝主母在前楼去看看街坊景象。” 秦牧 《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在世界文学史上,在 中国 文学史上,我们看到的是群峰屹立的景象。”
释义:景色;现象;状况。
14.地步:
读音:dì bù
- 拼音:dibu
dibu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db
首字母db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地步
- 五笔:fbhi
英文:degree (to which a situation has evolved); situation; leeway; stage
释义
- (名)①处境;景况(多指不好的):没想到他晚年落到这种~。②达到的程度:他竟会愚蠢到这个~。[近]境地。③言语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说话要留有~。
详细释义
举例:《宋史·河渠志五》:“於是都水使者 孟揆 ,移拨十八埽官兵,分地步修筑。”《红楼梦》第四二回:“原先盖这园子就有一张细緻图样,虽是画工描的,那地步方向是不错的。”
释义:地段;位置。
举例:宋 周密 《齐东野语·耿听声》:“ 虎 ( 周虎 )、 輅 ( 彭輅 )时皆为将官,独 震 ( 夏震 )方为帐前佩印官。 郭 ( 郭逮 )曰:‘ 周 彭 地步或未可知, 震 安得遽尔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宰相对联》:“ 华亭公 罢相归,其堂联云:‘庭训尚存,老去敢忘佩服;国恩未报,归来犹抱慙惶。’虽自占地步,然词旨谦抑,胜 张 ( 张居正 )之夸詡多矣。”《儒林外史》第二回:“ 申祥甫 道:‘他也要算停当的了。若想到 黄老爹 的地步,只怕还要做几年的梦。’”
释义:犹地位。
举例:《红楼梦》第五十回:“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 张天翼 《包氏父子》:“可是 陈三癞子 并不留点地步:他当着 胡大 的面也一样的说那些。”
释义:回旋的余地。
举例: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就好到这般地步!”《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但是要作到这个地步,却也颇不容易。”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九章:“老头子要活着,我那小子 狗儿 要都活着……我、我怎么也不会落到这样地步啊!”
释义:程度;境地。
15.气象:
读音:qì xiàng
- 拼音:qixiang
qixia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qx
首字母qx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氣象
- 五笔:rnqj
英文:atmosphere; meteorology; scene; meteorological feature; CL:个; ambience
释义
- (名)①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打雷、下雨、结霜等:~预报。②自然景色;社会境况:一派欣欣向荣的~。
详细释义
举例: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 黄州 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 清 刘大櫆 《漱润楼记》:“风雨云烟,晨夕之气象万变。”
释义: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闪电、打雷、下雪等等。
举例:《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居旬日, 梁 军逼我营。会望气者言:‘西南黑气如鬭鸡之状,当有战阵。’ 存审 曰:‘我方欲决战,而形於气象,得非天赞歟!’”
释义: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举例:唐 阎宽 《晓入宜都渚》诗:“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韩平原 作 南园 於 吴山 之上,其中有所谓村庄者,竹篱茅舍,宛然田家气象。” 清 侯方域 《记倪云林<十万图记>》:“盖 云林 画多得之气象萧疎,烟林清旷。” 陈毅 《平山呈朱德同志》诗:“ 滹沱河 畔与君晤,指点江山气象殊。”
释义:景色,景象。
举例: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东坡 在 儋耳 ,谓子 过 曰:‘吾尝告汝,我决不为海外人,近日颇觉有还中州气象。’”《前汉书平话》卷下:“众官领旨赴宴,坐定了。 陈平 见是伏兵气象,曰:‘这事大变也。’”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农业经过旱灾也有复生气象,真有些神妙。”
释义:指迹象。
举例:《新唐书·王丘传》:“﹝ 王丘 ﹞气象清古,行脩絜,於词赋尤高。” 宋 龚昱 《乐庵语录》卷五:“如 舜 孳孳为善,想其气象必是箇温良恭顺底人。”《三国演义》第八二回:“ 权 曰:‘此计最善。但卿此去,休失了 东吴 气象。’”
释义:气度,气局。
举例:唐 鲍溶 《古鉴》诗:“古鑑含灵气象和,蛟龙盘鼻护金波。”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石犀一足不备,以他石续之,气象甚古。”
释义:指事物的情状和态势。
举例: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二折:“恨不的莽拳头打挫牙关,八面威气象全无,十石力身躯软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 侣笙 出落得精神焕发……眉宇间还带几分威严气象。”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没有高山不显平地……( 闯王 )才是打江山的气象。”
释义:气概,气派。
举例:唐 韩愈 《荐士》诗:“ 建安 能者七,卓犖变风操,逶迤抵 晋 宋 ,气象日凋耗。” 宋 秦观 《史籀李斯》:“今 汉 碑在者皆隶字,而 程邈 此帖乃是小楷,观其气象,岂敢遂信以为 秦 人书?”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七:“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劝仕》:“这诗颇有臺阁气象,不似山野人之作。”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间作指头小画,楮墨瓏玲,气象飞动,人多寳而藏之。”
释义:指诗文字画的气韵和风格。
16.现象:
读音:xiàn xiàng
- 拼音:xianxiang
xianxia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x
首字母xx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現象
- 五笔:gmqj
英文:CL:个, 种; appearance; phenomenon
释义
- (名)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自然~|社会~。[反]实质|本质。
详细释义
举例:《西游记》第十一回:“五祖投胎, 达摩 现象。”也泛指现出身形。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星变》:“俺 天慧星君 ,奉上帝勅旨,现象於室壁胃娄之次。”
释义:谓神、佛、菩萨等现身于人间。
举例:刘少奇 《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历史里边也有普遍真理,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历史现象。”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一》:“这不过是睡眠不足,偶然的现象罢了。”
释义: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
17.形象:
读音:xíng xiàng
- 拼音:xingxiang
xingxiang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xx
首字母xx的所有词语 - 字数:2
- 繁体:形象
- 五笔:gaqj
英文:visualization; form; figure; image; CL:个; vivid
释义
- (名)①人的相貌;事物的形状:祖母的~经常浮现在眼前。②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艺术~|英雄~。
详细释义
举例:《吕氏春秋·顺说》:“善説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
释义:亦作“形像 ”。指具体事物。
举例:《东观汉记·高彪传》:“画 彪 形象,以劝学者。” 宋 陆游 《驾礼部曾侍郎启》:“纪话言於竹帛,肖形像於丹青,垂之无穷。”
释义:指肖像。
举例: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繫刹柱,屏除形象,舖设牀坐,於堂上接宾。”
释义:塑像,偶像。
举例: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 汉 蔡茂 字 子礼 , 河内 怀 人也。初在 广汉 ,梦坐大殿,极上有禾三穗, 茂 取之,得其中穗,輒復失之。以问主簿 郭贺 , 贺 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
释义:象征。
举例: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帝君视之,怒曰:‘字讹误不成形象!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社!’”《红楼梦》第五三回:“这会子花得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
释义:形状;样子。
释义: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咉现实的特殊方式。即作家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通常亦特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举例:张贤亮 《灵与肉》三:“这些毫无文采的语言,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他工作的意义。”
释义:谓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