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矜功不立 | jīn gōng bù lì | -
矜:自夸。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
画虎成狗 | huà hǔ chéng gǒu | -
见“[[画虎不成反类狗]]”。
|
抛砖引玉 | pāo zhuān yǐn yù | -
谦辞,比喻用自己先发表的粗浅、不成熟的观点或文章去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或佳作。
|
乱七八遭 | luàn qī bā zāo | -
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
断杼择邻 | duàn zhù zé lín | -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
|
画虎刻鹄 | huà hǔ kè hú | -
《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后以“画虎刻鹄”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
天不作美 | tiān bù zuò měi | -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
一知半见 | yī zhī bàn jiàn | -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
支离破碎 | zhī lí pò suì | -
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
弃书捐剑 | qì shū juān jiàn | -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后因以'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
|
筑舍道傍 | zhù shè dào bàng | -
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
单丝不线 | dān sī bù xiàn | -
一根丝纺不成线。比喻单身,没有配偶。
|
不稂不莠 | bù láng bù yǒu | -
稂、莠:长在田里的狼尾草和狗尾草。本指田里没有杂草。后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
无巧不成话 | wú qiǎo bù chéng huà | -
同'无巧不成书'。
|
东鳞西爪 | dōng lín xī zhǎo | -
比喻零星片断,不成系统。
|
槃木朽株 | pán mù xiǔ zhū | -
不成材的曲木朽木。喻劣材。
|
破碎支离 | pò suì zhī lí | -
零碎残缺,不成整体。
|
无往不胜 | wú wǎng bù shèng | -
不论到哪里,没有不成功的,指在各处都能成功。
|
羽毛未丰 | yǔ máo wèi fēng | -
小鸟的毛还没有长满。比喻年纪轻,阅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
溃不成军 | kuì bù chéng jūn | -
溃:垮台,溃败。军队被打垮,散乱得不成队伍。形容遭到惨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