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挥毫落纸 | huī háo luò zhǐ | -
毫: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
力透纸背 | lì tòu zhǐ bèi | -
透:穿过。写字时笔锋的力量到达纸的反面。形容书法、绘画遒劲有力。后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用词精练。
|
一挥而成 | yī huī ér chéng | -
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
挥洒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
挥:挥动笔杆。洒:洒墨。自如:活动不受阻碍。①形容写文章、作画、写字运笔随意灵活,不受拘束。②形容举止洒脱大方,不做作。
|
永垂竹帛 | yǒng chuí zhú bó | -
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
罄竹难书 | qìng zhú nán shū | -
罄:尽,完。竹:古人用来写字的竹简。书:书写。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尽。
|
意在笔前 | yì zài bǐ qián | -
亦作'意在笔先'。谓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
|
手不停挥 | shǒu bù tíng huī | -
一个劲地用笔写字。
|
长篇累牍 | cháng piān lěi dú | -
累:连续。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简,引申为书籍。指文章篇幅冗长。
|
断编残简 | duàn biān cán jiǎn | -
编:古时把竹简串起来的皮绳子。简: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片、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章。也作“断简残编”。
|
画符念咒 | huà fú niàn zhòu | -
道士画符箓、念咒语。比喻写字、念书令人难以索解。
|
墨迹未干 | mò jì wèi gān | -
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