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乘其不意 | chéng qí bù yì | -
乘:趁,因;意:猜想,意料。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动手。
|
见缝插针 | jiàn fèng chā zhēn | -
比喻抓紧时机,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空间。
|
以夷制夷 | yǐ yí zhì yí | -
意思是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空室清野 | kōng shì qīng yě | -
空室清野 kōngshì-qīngyě 战争时把群众家里的财物和田里的农产品都收藏起来,把战地附近的房屋、树木等都毁掉,不让入侵的敌人掠夺或利用。“室”也作“舍”
|
有蠙可乘 | yǒu pín kě chéng | -
指事情有漏洞可以利用。同“有隙可乘”。
|
趁水和泥 | chèn shuǐ huò ní | -
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
坐收渔利 | zuò shōu yú lì | -
比喻利用别人之间的矛盾而获取利益。
|
神道设教 | shén dào shè jiào | -
1.利用神鬼之道进行教化。
2.今指利用鬼神迷信以愚弄人民。
|
时不我待 | shí bù wǒ dài | -
待:等待。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装。时间不会等我们。指时间宝贵,要抓紧利用。
|
趁人之危 | chèn rén zhī wēi | -
利用别人危险的境况图利。
|
假道灭虢 | jiǎ dào miè guó | -
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春秋时期,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虞国国君贪财,大夫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近邻,它的灭亡必然会导致虞国灭亡。”虞国君主不听劝谏,答应晋军过境,结果晋国灭掉虢国立即灭虞。
|
将计就计 | jiāng jì jiù jì | -
利用对方使用的计策,反过来用于对方,使对方中计。
|
以夷治夷 | yǐ yí zhì yí | -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
洋为中用 | yáng wéi zhōng yòng | -
清末先进民族思想家提出的口号。指吸收借鉴外国有用的东西,为中国利用
|
借刀杀人 | jiè dāo shā rén | -
比喻利用别人去害人。
|
俾夜作昼 | bǐ yè zuò zhòu | -
把夜晩当作白昼一般利用,夜以继日。
|
敲竹杠 | qiāo zhú gàng | -
(动)利用别人的弱点或用某种借口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
敲诈勒索 | qiāo zhà lè suǒ | -
敲诈:仗着势力或抓住人的把柄进行恐吓,索取财物。勒索: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形容利用职权或抓住人的把柄,采用威胁手段强制索取他人财物。
|
无隙可乘 | wú xì kě chéng | -
隙:空子,裂缝。乘:利用。没有空子可钻,没有机会可利用。
|
现钟不打 | xiàn zhōng bù dǎ | -
比喻有现成的东西却不加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