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龙荒朔漠 | lóng huāng shuò mò | -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
桑枢甕牖 | sāng shū wèng yǒu | -
以桑木为门轴,以破瓮为窗口。形容贫寒之家。语本《庄子.让王》:'原宪居鲁……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
|
聊以塞责 | liáo yǐ sè zé | -
聊:姑且。塞:搪塞,应付。姑且应付一番,算是尽到自己的责任。
|
日堙月塞 | rì yīn yuè sāi | -
一天天堵塞,不通畅。
|
拔本塞原 | bá běn sè yuán | -
拔本塞原 báběn-sāiyuán 拔掉树根,堵塞水源。比喻自毁灭根本。
后亦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
极天蟠地 | jí tiān pán dì | -
谓充塞天地之间。语本《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
不存芥蒂 | bù cún jiè dì | -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陈善闭邪 | chén shàn bì xié | -
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
众难群疑 | zhòng nán qún yí | -
谓众人心中都有疑难。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
顿开茅塞 | dùn kāi máo sè | -
顿:立刻。茅塞:被茅草塞住。一下子把茅草堵塞的道路打开了。比喻原本闭塞的思路,因为受到启发,立刻理解、明白。也作“茅塞顿开”。
|
至大至刚 | zhì dà zhì gāng | -
形容人的'浩然之气'极其广大坚强。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朱熹集注:'至大初无限量;至刚不可屈挠。'
|
高唱入云 | gāo chàng rù yún | -
高唱入云 gāochàng-rùyún 形容歌声激越嘹亮,直入云霄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妇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西京杂记》
后也用来形容文辞声调的激越高昂。
|
茅塞顿开 | máo sè dùn kāi | -
见“顿开茅塞”。
|
北叟失马 | běi sǒu shī mǎ | -
犹塞翁失马。喻因祸得福。
|
驰志伊吾 | chí zhì yī wú | -
后因以'驰志伊吾'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
否终则泰 | pǐ zhōng zé tài | -
亦作'否终斯泰'。
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
闭关自守 | bì guān zì shǒu | -
闭塞关口,不跟别国往来。比喻不跟外界交往。
|
荆棘塞途 | jīng jí sè tú | -
荆棘:带刺小灌木。荆棘阻塞了道路。比喻前进路上困难重重,障碍极多。也作“荆棘满途”。
|
才蔽识浅 | cái bì shí qiǎn | -
才能蔽塞见识浅陋。
|
塞上江南 | sài shàng jiāng nán | -
原指古代宁夏黄河河东灌区一带。后泛指宁夏黄河平原以及其他地方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