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山中宰相 |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 -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于句容句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梁武帝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唐徐夤《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后亦用以称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 -
欲:将要。山雨就要来了,满楼都是呼啸的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和迹象。也作“山雨欲来”。
|
大计小用 | dà jì xiǎo yòng | -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
指点江山 | zhǐ diǎn jiāng shān | -
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
|
见小暗大 | jiàn xiǎo àn dà | -
谓小事清楚,大事糊涂。
|
非池中物 | fēi chí zhōng wù | -
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
添枝加叶 | tiān zhī jiā yè | -
在枝干上添枝叶。比喻夸大事实或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编造一些细节。
|
大权独揽 | dà quán dú lǎn | -
揽:把持。指个人掌握着处理重大事务的权力。
|
匹夫有责 | pǐ fū yǒu zé | -
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
经纶满腹 | jīng lún mǎn fù | -
形容人饱学而有处理大事的才能。亦泛指人很有学问。
|
为小失大 | wèi xiǎo shī dà | -
为了小缘故而贻误大事。
|
惊风骇浪 | jīng fēng hài làng | -
惊、骇:使人震惊、害怕。使人惊惧的大风大浪。常比喻令人震惊的大事或动荡的环境。
|
燮理阴阳 | xiè lǐ yīn yáng | -
调和治理国家大事。
|
玉柱擎天 | yù zhù qíng tiān | -
指栋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
|
万里长征 | wàn lǐ cháng zhēng | -
征:远行。指征程遥远。也比喻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得以完成的伟大事业。
|
数米而炊 | shǔ mǐ ér chuī | -
炊:烧火做饭。一颗一颗地数好了米粒再去做饭。①比喻过分地计较琐碎小事,多劳而少益,不足以成大事。②形容人很吝啬或生活贫困。
|
桃园三义 | táo yuán sān yì | -
桃园三义是故事中的三位主人公。“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
小题大作 | xiǎo tí dà zuò | -
比喻故意把小事渲染得很大或当做大事来处理。
|
绸缪帷幄 | chóu móu wéi wò | -
犹运筹帷幄。谓在军营帐幕之中谋划军国大事。
|
好大喜功 | hào dà xǐ gōng | -
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