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臣”相关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大臣”的成语有哪些

找到16条和大臣有关的成语
成语 读音 释义
拾遗补阙shí yí bǔ quē

遗:遗漏。阙:通“缺”,缺点和过失。原指大臣对君主指陈过失,补救朝政。现指弥补遗漏和过失。也作“补阙拾遗”。

一代宗臣yī dài zōng chén

 指一个时代为人所景仰的执政大臣。

上方宝剑shàng fāng bǎo jiàn

上方:也作“尚方”,指掌管制造供应御用器物的官署。指皇帝赏赐的宝剑,大臣持此剑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后用来比喻来自上级的指示。

朝衣东市zhāo yī dōng shì

谓大臣就戮。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鼌错衣朝衣斩东市。'

三朝元老sān cháo yuán lǎo

元老:对年老而又有声望的大臣的尊称。指历事三个朝代的重臣。现常形容在某一单位工作时间久、资格老的人。

圣君贤相shèng jūn xián xiàng

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名公巨卿míng gōng jù qīng

公: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一等,泛指地位高的人。卿:大臣。指地位显要的有名望的权贵。

开雾睹天kāi wù dǔ tiān

比喻使人豁然开朗。语本汉徐干《中论.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一代鼎臣yī dài dǐng chén

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同“一代宗臣”。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袍: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所执的手板,用于记事。身穿官服,手执笏板,登台演戏。比喻上任做官。多含讽刺意。

贵极人臣guì jí rén chén

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萧规曹随xiāo guī cáo suí

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的大臣。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宰相,仍照章实行。比喻后一辈的人完全照前一辈的方式进行工作。

留犂挠酒liú lí náo jiǔ

《汉书·匈奴传下》:“ 昌 猛 與單于及大臣俱登 匈奴 諾水 東山 ,刑白馬,單于以徑路刀金留犂撓酒,以 老上單于 所破 月氏王 頭爲飲器者共飲血盟。”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徑路, 匈奴 寶刀也。金,契金也。留犂,飯匕也。撓,和也。契金著酒中,撓攪飲之。”用宝刀“徑路”、饭匕“留犂”搅酒,作血盟之饮,是 汉 时 汉 与 匈奴 间订盟的一种仪式。后以“留犂撓酒”谓汉族王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统治者订立和约。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犂撓酒得戎心,繡袷通歡歲月深。” 宋 秦观 《送林次中奉使契丹》诗:“留犂撓酒知胡意,尺牘貽書見 漢 情。”

小廉大法xiǎo lián dà fǎ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面折廷争miàn zhé tíng zhēng

折:指责。廷:朝廷。当面指责过错,在朝廷同皇帝争辩。旧时形容大臣敢于直言劝谏皇帝。现也指勇于与别人争辩是非。

大法小廉dà fǎ xiǎo lián

指大臣执法尽忠,小臣守法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