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路叟之忧 | lù sǒu zhī yōu | -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愿闻三失。'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后絶,是三失也。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后以'路叟之忧'指百姓的疾苦。
|
望屋而食 | wàng wū ér shí | -
谓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
|
引物连类 | yǐn wù lián lèi | -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他事物。
|
楚尾吴头 | chǔ wěi wú tóu | -
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亦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
羽扇纶巾 | yǔ shàn guān jīn | -
羽扇:用鸟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古时用丝带做的头巾。古代汉末名士的装束,即拿着羽毛扇,戴着丝头巾。形容谋士或儒将的风雅气度。
|
其乐不穷 | qí lè bù qióng | -
穷:穷尽、尽头。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亦作“其乐无穷”、“其乐无涯”。
|
金风送爽 | jīn fēng sòng shuǎng | -
金风送爽,指秋天带来了凉意。
|
科头袒体 | kē tóu tǎn tǐ | -
谓不戴冠帽不束带。
|
免开尊口 | miǎn kāi zūn kǒu | -
免:免除,不要。让对方不要开口说话的客气话。有时带有讽刺意味。
|
负隅顽抗 | fù yú wán kàng | -
负:依靠。隅:同“嵎”,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凭借险阻的地带,顽固抵抗。形容依仗某种条件拼命抗拒。含贬义。
|
纲举目张 | gāng jǔ mù zhāng | -
纲:渔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举:提起。目:渔网上的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张:张开。指提起渔网上的总绳,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了。①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环节,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②比喻抓住要领,条理分明。
|
话里带刺 | huà lǐ dài cì | -
同'话中带刺'。
|
请自隗始 | qǐng zì wěi shǐ | -
1.自荐之辞。
2.用以表示由自己带头之意。
|
传圭袭组 | chuán guī xí zǔ | -
谓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
砺岳盟河 | lì yuè méng hé | -
同'砺带河山'。
|
飘零书剑 | piāo líng shū jiàn | -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
通商惠工 |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 -
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
文身断发 | wén shēn duàn fā | -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
吴牛喘月 | wú niú chuǎn yuè | -
吴地(江淮一带)天气炎热,水牛怕热,看到月亮误以为是太阳,就大口喘气。①比喻因害怕某一事物,以至见到类似的事物就害怕。②形容天气十分炎热,或气喘得厉害。
|
丰筋多力 | fēng jīn duō lì | -
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