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变颜变色 | biàn yán biàn sè | -
谓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
急拍繁弦 | jí pāi fán xián | -
犹言急管繁弦。
|
当务之急 | dāng wù zhī jí | -
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近]燃眉之急。
|
危若朝露 | wēi ruò zhāo lù | -
危:危险。朝露:早上的露珠。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要消失。比喻情况危急,面临灭亡。也作“危如朝露”。
|
挠腮撧耳 | náo sāi juē ěr | -
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
大雨如注 | dà yǔ rú zhù | -
注:灌入。雨势如灌注般落下。形容雨大且急。
|
不绝如缕 | bù jué rú lǚ | -
绝:断。缕:细线。像一根细线那样,似断非断。也作“不绝若线”。①比喻情势危急。②形容声音、思绪等悠长不绝。
|
连二赶三 | lián èr gǎn sān | -
急忙;赶快。
|
扒耳搔腮 | pá ěr sāo sāi | -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
急竹繁丝 | jí zhú fán sī | -
见'急管繁弦'。
|
倒悬之苦 | dào xuán zhī kǔ |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
|
才高七步 | cái gāo qī bù |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
曹丕
尝令东阿王
丕弟曹植
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
急急如律令 | jí jí rú lǜ lìng | -
汉代公文常以“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意谓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后多为道教咒语或符箓文字用以勒令鬼神按符令执行。
|
生死存亡 | shēng sǐ cún wáng | -
生存或死亡。比喻局势危急,已到了最后关头。
|
神色张皇 | shén sè zhāng huáng | -
张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同“神色仓皇”。
|
救饥拯溺 | jiù jī zhěng nì | -
谓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
上天入地 | shàng tiān rù dì | -
上到天上,钻入地下。原指有所追求,急于得到而不辞艰难,到处奔走。现比喻为某种目的而不辞辛劳。也作“升天入地”。
|
草船借箭 | cǎo chuán jiè jiàn | -
三国典故,表现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
急赤白脸 | jí chi bái liǎn | -
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
急景凋年 | jí yǐng diāo nián | -
谓光阴急逝,年岁将尽。
用以指岁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