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诗酒风流 | shī jiǔ fēng liú | -
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
否极阳回 | pǐ jí yáng huí | -
犹言否极泰来。《泰》卦内阳而外阴﹐故称阳。
|
斜行横阵 | xié xíng héng zhèn | -
指飞行的雁阵。大雁飞行时或为'人'字形,或为'一'字形,故称。
|
福星高照 | fú xīng gāo zhào | -
福星:旧时认为木星(又名岁星)居天的位置主福运,故称为福星。形容人幸运有福。
|
七月流火 | qī yuè liú huǒ | -
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
文房四侯 | wén fáng sì hòu | -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
黄麻紫泥 | huáng má zǐ ní | -
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
无服之殇 | wú fú zhī shāng | -
古指未满八岁而夭折。因未成年,无丧服之礼,故称。
|
血国三千 | xuè guó sān qiān | -
喻指众多的诸侯国。商贾及得国者可以从中取利﹐犹如蚊虫有无穷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故称。
|
三叠阳关 | sān dié yáng guān | -
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
|
楚尾吴头 | chǔ wěi wú tóu | -
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亦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
蟾宫折桂 | chán gōng zhé guì | -
蟾宫:月宫,古代传说月亮上有蟾蜍,故称蟾宫。在月宫里攀折桂枝。比喻科举时代考中进士。
|
春秋笔法 | chūn qiū bǐ fǎ | -
春秋:指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春秋》整理而成,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笔法: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孔子修订《春秋》,行文中暗寓褒贬,其中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故称之为“春秋笔法”。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
|
十里洋场 | shí lǐ yáng chǎng | -
十里:形容面积很大。旧时的上海租界区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多,故称十里洋场。后特指旧上海。
|
岩穴之士 | yán xué zhī shì | -
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
|
咏月嘲花 | yǒng yuè cháo huā | -
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
步罡踏斗 | bù gāng tà dǒu | -
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