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奔逸絶尘 | bēn yì jué chén | -
形容跑得极快,迅速前进。绝尘,脚不沾尘土。《庄子·田子方》:“ 颜淵 問於 仲尼 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絶塵,而 回 瞠若乎後矣。’” 成玄英 疏:“奔逸絶塵,急走也。”亦作“ 奔軼絶塵 ”。 蔡元培 《<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但是我国历史,现代环境,督促吾人,不得不有奔轶绝尘的猛进。” 宋云彬 《因纪念鲁迅而想到章太炎》:“ 章太炎 却‘自崖而返’,退居于宁静的学者, 鲁迅 则奔轶绝尘,‘自此远矣’。”
|
学浅才疏 | xué qiǎn cái shū | -
见“才疏学浅”。
|
才轻德薄 | cái qīng dé bó | -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
靡有孑遗 | mǐ yǒu jié yí | -
本谓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郑玄笺﹕'周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余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王先谦集疏引赵岐《孟子章句》﹕'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志在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后则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
|
小心翼翼 | xiǎo xīn yì yì | -
本是严肃虔诚之意,现在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反]漫不经心|粗心大意。
|
入门问讳 | rù mén wèn huì | -
客人进门,先问主人祖先名讳,以便谈话时避之,谓之'入门问讳'。语出《礼记.曲礼上》:'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
雀角鼠牙 | què jiǎo shǔ yá | -
本谓强逼女子成婚而兴狱讼。后泛指狱讼﹐争吵。语本《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又﹕'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孔颖达疏﹕'此强暴之男﹐侵凌贞女﹔女不肯从﹐为男所讼﹐故贞女与对﹐此陈其辞也。'
|
恩深似海 | ēn shēn sì hǎi | -
侯门深似海 hóumén shēn sì hǎi[
of a rich man's home
be inaccessible to the common man] 指显贵人家深宅大院,门禁森严,一般人难以出入。比喻旧日的好友因地位的悬殊而疏远隔绝“侯门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去了也是白跑。——《红楼梦》
|
遭家不造 | zāo jiā bù zào | -
语出《诗.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郑玄笺:'闵,悼伤之言也;造,犹成也。可悼伤乎,我小子耳!遭武王崩,家道未成。'孔颖达疏:'往日遭此家道之不为,言先王既崩,家事无人为之。'本为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后用以泛指家中遭遇不幸。
|
心粗胆大 | xīn cū dǎn dà | -
心地粗疏,胆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亦作“心粗胆壮”。
|
挹斗扬箕 | yì dǒu yáng jī | -
《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其酒浆。'因以'挹斗扬箕'谓徒有虚名。
|
粗心大意 | cū xīn dà yi | -
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
千虑一失 | qiān lǜ yī shī | -
失:失误,疏漏。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疏漏的地方。
|
慢藏诲盗 | màn cáng huì dào | -
慢:懈怠,怠慢。诲:教导,教诲。收藏财物不谨慎,等于告诉盗贼,可以来偷东西。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
寥若晨星 | liáo ruò chén xīng | -
寥:稀少,稀疏。若:像。稀疏得像早晨的星星一样。形容为数极少。
|
马马虎虎 | mǎ mǎ hū hū | -
①形容做事草率不认真,疏忽大意。②形容勉强、凑合。
|
心粗气浮 | xīn cū qì fú | -
粗:粗疏,轻率。浮:浮躁。形容人心地粗疏,性情浮躁。也作“心浮气粗”。
|
庆吊不行 | qìng diào bù xíng | -
形容关系疏远。
|
零零散散 | líng líng sǎn sǎn | -
稀疏不整齐。
|
仗义疎财 | zhàng yì shū cái | -
亦作“ 仗義疏財 ”。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這個員外必是箇仗義疎財的人。” 元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二折:“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那裏有仗義疎財發好心。”《水浒传》第三七回:“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説兄長清德,扶危濟困,仗義疏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