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9条ang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áng9

古同“昂”。

áng8
  1. 高(与“低”相对)。

    如:昂霄(高入霄汉,形容出人头地或才能杰出)

  2. 昂扬。高傲 。

    如:昂然(高傲的样子,突出鲜明貌)

àng8
  1. 拴马桩

    枊,马柱也。从木,卬声。——《说文》

    刘备解绶,缚督邮马枊。——《三国志·蜀志》

  2. 斗拱

    飞枊鸟踊。——何晏《景福殿赋》。注:“今人名屋四阿栱曰杄枊,或曰柳,当作枊,借枊为栱,柱头,斗栱也。”

  3. 名词 系马的柱子。《广韵.平声.唐韵》:「枊,系马柱也。」《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

    名词 屋的短柱。《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飞枊鸟踊,双辕是荷。」《资治通监.卷二零一.唐纪十七.高宗总章二年》:「其门墙阶级,窗棂楣柱,枊楶枅栱,皆法天地阴阳律历之数。」

āng8
  1. 咽喉 。

    如:绝肮(割断咽喉)

  2. 另见 āng

áng7

〔~

áng,yǎng4
  1. (“仰”的古字)

  2. 向上;抬头向上

    卬,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卩,会意。——《说文》

    瞻卬昊天。——《诗·大雅·云汉》

    卬引弓射。——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卬望(抬头向上看);卬首(抬头);卬曲(俯仰,高低)

  3. 仰仗;依赖

    上足卬则下可用也。——《荀子·议兵》

    卬关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又如:卬食(谓依人为生);卬给(赖以供给)

  4. 动词 仰仗。《说文解字.匕部》:「卬,望也,欲有所庶及也。」《荀子.议兵》:「上足卬则下可用也,上不卬则下不可用也。」

    动词 仰慕、仰望。通「仰」。《诗经.大雅.云汉》:「瞻卬昊天,云如何里?」《楚辞.宋玉.九辩》:「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àng17
  1. 清酒

    醠,浊酒也。从酉,盎声。清于醴而浊于缇,沈者,礼经皆以盎为之。——《说文》

    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淮南子·说林训》

āng13

见“肮”。

àng10
  1. 充溢

    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孟子·尽心上》

    又如:兴趣盎然;盎盎(洋溢的样子,充盈的样子);盎溢(充盈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