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g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26条deng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pìn4

◎剥取枲茎之皮。

dèng4
  1. 古国名

    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

  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

    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

    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古地名

  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

    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

  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

dēng,dèng20
[ dēng ]

1.古代盛肉食的器皿。

2.同“灯”,指油灯。

[ dèng ]

挂在鞍子两旁供脚蹬的东西,多用铁制成:马~。

dēng,dèng19
  1. 磴,石级 。

    如:蹬道(有台阶的道路)

  2. 马镫

    [婆利国王]带金装剑,偏坐金高坐,以银蹬支足。——《南史》

  3. 梯道

    蹬倚绝壁,壁石皆崆峒,木根穿隙缘窍。——《徐霞客游记》

  4. 另见 dēng

dèng19

1.古同“瞪”。

2.直视;长久地看。

dēng18
  1. 古代有柄的笠,类似现在的伞

    簦,笠盖也。从竹,登声。——《说文》。今之省雨伞也。

    [夫差]遵 汶伐 博,簦笠相望于 艾陵。——《国语·吴语》

  2. 器名

    [罕拔]后乏盐,求于 瑞体, 瑞体馈海盐五千簦。—— 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3. 名词 古代御雨的器具,犹如现在的雨伞。《说文解字.竹部》:「簦,笠盖也。」清.段玉裁.注:「笠而有柄如盖也,即今之雨繖。」《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裴駰集解引徐广曰:「簦,长柄笠。笠有柄者谓之簦。」

dēng18

◎ 义未详。【

dèng18
dēng,dèng17
  1. 名词 照明用具。同「灯」。清.陈澧〈水龙吟.词仙曾驻峰头〉词:「賸出山回望,镫明佛屋,有闲僧睡。」

    名词 古代的饮食器具。通「豋」。《仪礼.公食大夫礼》:「大羹湆不和,实于镫。」汉.郑玄.注:「瓦豆谓之镫。」

dèng17
  1. 用力睁大

    瞪,怒目直视貌。——《玉篇》

    往往瞪视而诟詈之。——《宋史·盛度传》

    又如:瞪瞢(视而不见的样子);瞪愕(张目吃惊的样子)

dēng17

〔~~〕站立的样子。

dèng17
  1. 用于台阶或楼梯 。

    如:这楼梯有十多磴

dēng16

似玉的美石。

dēng16
  1. 名词 照明或作为他用的发光器具。  【组词】:「电灯」、「日光灯」、「红绿灯」。

    名词 燃烧液体或气体,用来对他物加热的器具。  【组词】:「酒精灯」、「本生灯」。

dēng15

美女的形象。

dēng15
  1. 沉重的东西落地或撞击物体的声音 。

    如:噔噔地跑来了

dèng15
  1. 嶝道,可供攀登的山间小道 。

    如:嶝石(山道上的石阶)

  2. 小山坡

    嶝,小坂也。——《玉篇·山部》

dèng15

1.古同“磴”,台阶或楼梯的层级。

2.小坎。

3.排水道:“二十里中作十二~,~相去三百步。”

dèng14
  1. 名词 国名。曼姓。周时所建。故址在今国内河南省邓县,后为楚所灭。《说文解字.邑部》:「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

    名词 地名: 春秋时鲁地,在今国内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一带。《左传.隐公十年》:「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晋.杜预.注:「邓,鲁地。」 春秋时蔡地,约在今国内河南省郾城县东南。(3) 战国时魏邑,约在今国内河南省孟县西南。《史记.卷五.秦本纪》:「(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错取轵及邓。」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故邓城在怀州河阳县西三十一里,并六国时魏邑也。」

dèng14

1.古同“磴”,阶梯;石级。

2.险峻的山坡:“左关岩~,右梁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