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挕 | dié,shè | 9划 | 动。(形声。从手,聂声。本义:牵曳) 同本义。摄,引持也。——《说文》
|
昳 | yì,dié | 9划 | (形声。从日,失声。本义:日过午偏斜)同本义 。 如:昳晡(傍晚) 另见 yì
|
恎 | dié | 9划 |
-
凶狠。
|
垤 | dié | 9划 | (形声。从土,至声。本义: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小土堆)同本义 蚍蜉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方言》十一 鹳鸣于垤。——《诗·豳风·东山》 百年炊未熟,一垤蚁追奔。——宋· 黄庭坚《次韵子瞻赠王定国》 又如:垤堄(积土成堆);丘垤
|
胅 | dié | 9划 |
-
1.凸,凸出:“臆前~出如人结喉也。”
2.臀部。
|
哋 | dì,diè | 9划 |
- [ dì ]
-
表示人称代词复数,或放在重叠的形容词后或一些动词后表示轻微的程度
- [ diè ]
-
佛教咒语用字。
|
峌 | dié | 9划 |
-
古同“嵽”,山形。
|
绖 | dié | 9划 | (形声。从糸(mì),至声。本义:旧时用麻做的丧带,系在腰或头上)古代用麻做的丧带,在头上为首绖,在腰为腰绖。也专指腰带 绖,丧乎带也。——《说文》 苴绖。——《仪礼·丧服》。注:“首绖,象缁布冠之缺项。” 弁绖服。——《周礼·司服》 子墨衰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绖带(服丧时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带)
|
迭 | dié | 8划 | 屡次,反复 。 如:战争迭起;迭挫强敌;迭奉大礼;迭连(接连;连续);迭声(齐声;连声);高潮迭起
|
苵 | dié | 8划 |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
氎 | dié | 26划 | 细棉布 。 如:氎布(细棉布) 名词 精细毛织布。《广韵.入声.怗韵》:「氎,细毛布。」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诗:「手巾花氎净,香帔稻畦成。」
|
疊 | dié | 22划 | 动词 堆聚、累积。 【组词】:「堆叠」、「叠罗汉」、「叠石为山」。宋.文天祥〈正气歌.序〉:「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动词 用手折叠。 【组词】:「叠被」。《红楼梦.第七一回》:「凤姐在楼上看着人收送来的新围屏,只有平儿在房里与凤姐叠衣服。」
|
鰈 | dié | 20划 |
-
见“鲽”。
|
疉 | dié | 20划 |
-
古同“疊”。
|
曡 | dié | 19划 |
-
古同“叠”。
|
褺 | diē | 17划 |
-
重叠穿的衣服:“夫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儋石之畜。”
|
鲽 | dié | 17划 | 比目鱼的一种 ,体形侧扁,两眼均生在身体的右侧,有眼的一侧褐色,无眼的一侧黄色或白色,常见的有星鲽、高眼鲽等
|
蹀 | dié | 16划 | (形声。从足,葉(yè)声。本义:踏,蹈) 同本义 蹀,履也。——《广雅》 罗袜蹑蹀而容兴。——张衡《南都赋》 又如:蹀马(使马踏脚起舞的演艺);蹀座(双足交叠而坐) 跺,用力往下顿足 。 如:蹀足(顿足,跺脚);蹀躞不下(犹疑不决);蹀步(歌舞时以足跺地打拍子) 小步跑 。 如:;蹀躞(往来徘徊,小步走路)
|
疂 | dié | 16划 |
-
古同“叠”。
|
諜 | dié | 16划 |
-
见“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