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陡 | dǒu | 9划 | 哆嗦。也作“抖”。 如:陡搜(抖擞)
|
郖 | dòu | 9划 |
-
古渡口名,在今中国河南省灵宝县。
|
枓 | dǒu | 8划 | 名词 一种盛水的器具。《礼记.丧大记》:「浴水用盆,沃水用枓。」《史记.卷四三.赵世家》:「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
|
吺 | dōu,rú | 7划 |
- [ dōu ]
-
〔讘(zhé)~〕啰嗦,言多而不精练。
- [ rú ]
-
〔嗫~〕古同“嗫嚅”,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
|
豆 | dòu | 7划 |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豆,古食肉器也。——《说文》 卬盛于豆。——《诗·大雅·生民》 又 于豆于登。 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尔雅》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豆俎(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豆笾(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四升为豆。——《左传·昭公三年》 又如:豆登(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 “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后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豆》 又如:扁豆;黑豆;豆觞(豆肉觞酒的简称);豆腐饭(旧称家常便饭);豆腐牌儿(卖豆腐的布招);豆糜(煮豆为粥);豆苗(豆的幼苗);豆剖瓜分(比喻疆土分裂);豆秧(豆的幼苗);豆藤(豆类植物中蔓生种的茎杆) 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十六黍为一豆。——《说苑辨物》 样子像豆的东西 。 如:豆姑娘(小姑娘);豆火(指火小如豆);土豆;豆肉(指一豆所盛之肉) 姓
|
抖 | dǒu | 7划 | (形声。从手,斗声。本义:抖擞) 振动;甩动 。 如:抖了抖翅膀;抖搜(同“抖擞”。振作[精神]) 颤动,哆嗦 。 如:吓得浑身乱抖;抖索索(哆嗦);抖抖瑟瑟(抖抖簌簌,抖抖擞擞,抖索。颤抖);抖搐(颤抖抽搐);发抖;浑身直抖 把隐讳的事情揭露出来 。 如:抖漏(揭露);抖落(揭露);抖风(走露风声) 振作 抖起精神 讽刺人突然得势或生活水平突然提高 。 如:抖落(挥霍而败落) 讽刺或骂人耍威风 。 如:抖威风;抖毛儿(野兽发威时往往抖动身上的毛,故骂人或开玩笑称人耍威风是抖毛儿);抖积伶儿(卖弄聪明)
|
阧 | dǒu | 6划 |
-
同“陡”。
|
乧 | dǒu | 5划 |
-
〈韩〉(读音gal)奴婢名用字:乧任,乧老味,乧老尾。
〈韩〉置,放。(《韓國固有漢字研究》)
|
斗 | dòu,dǒu | 4划 |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说文》。按,争也。 二士对戟为鬥。——《古考经说》 鬥,遇也。——《说文》。按,相接之意。 投身大敌,与之扑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 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 又如:拳斗;械斗;格斗(紧张激烈地搏斗);斗心(战斗的意志);斗臣(勇健善斗之士);钩心斗角(屋角由屋心伸出来,像与屋心钩在一起。各个屋角相对,像要相互搏斗。用此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较量,竞赛 试与他虫斗。——《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斗口(斗嘴;开玩笑挑逗);斗靡夸多(说长道短。斗:争。靡:无;少);斗锦(争奇斗艳);斗花(以奇花相竞赛);斗香(以名香相竞赛);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的一种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斗茶(比赛茶的优劣);斗棋(奕棋争胜) 古代天文用语,星相击 十四载二月,荧惑,太白斗于毕、昂、井、鬼间,至四月乃伏。——《新唐书》 遇合;拼合 。 如:斗榫;斗缝(拼接);斗阚(拼合镶嵌) 使动物斗 。 如:斗鸡;斗蛐蛐儿;斗鸡走马;斗鸡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斗争,争斗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外连衡而斗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又如:斗地主;斗宠(争夺受宠);斗辩(争斗;争吵) 玩,游戏 。 如:斗棋;斗叶(玩纸牌);斗牌(玩骨牌、纸牌) 用同“逗”。逗引 。 如:斗引(挑逗,逗引,勾引);斗谝(巧言逗引) 戏耍;喜乐 。 如:斗叠(挑拨离间);斗牙拌嘴(耍嘴调闹)
|
鬭 | dòu | 26划 |
-
通“陡”,陡然,突然
@通“抖”。抖动
3.搏斗;引申为战斗4.较量,竞赛
5.
|
鬬 | dòu | 24划 |
-
古代酒器名。@@@@量器。容量为一斗。
|
鬪 | dòu | 20划 |
-
古同“鬥”:“争~之所自来者久矣。”
|
竇 | dòu | 20划 |
-
见“窦”。
|
闘 | dòu | 18划 |
-
古同“鬬”。
|
斣 | dòu | 17划 |
-
1.交换物相等。
2.急步:“生忙~上。”
|
篼 | dōu | 17划 | 饲马器 篼,食马器也。——《说文》 盛东西的竹器,也有用藤或柳条做成的 。 如:背篼 竹制的小轿。多用于行山路,通称篼子 。 如:篼笼 竹制的简单小轿
|
橷 | dōu | 16划 |
-
1.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2.指树木的根和靠近根部的茎。
3.量词,相当于“棵”或“丛”。
|
餖 | dòu | 15划 |
-
见“饾”。
|
鬦 | dòu | 14划 |
-
同“斗2”。
|
蔸 | dōu | 14划 | 〈方〉∶植物一棵或一丛之称。 如:一蔸白菜;一蔸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