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否 | fǒu,pǐ | 7划 | 通“痞”。病名,胸中满闷结块的病 心下否痛。——《素问·五常政大论》 又如:否肿(痞块肿胀) 另见 fǒu
|
妚 | fǒu,pēi,pī | 7划 |
- [ fǒu ]
-
女子仪态美好。
- [ pēi ]
-
古同“胚”。
- [ pī ]
-
古同“邳”,古国名。
|
缶 | fǒu | 6划 | 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一说三十二斗 薮二有半谓之缶,缶二谓之钟。——《小尔雅》 又如:缶米(一缶的米。即十六斗米)
|
鴀 | fǒu | 15划 |
-
〔鳺(fū)~〕见“鳺1”。
|
裦 | bāo | 15划 |
-
古同“褒”。
|
殕 | fǒu,bó | 12划 |
- [ fǒu ]
-
东西腐败生长白膜。
- [ bó ]
-
跌倒,倒毙:“尔看门外饥饿者,往往僵~填渠沟。”
|
雬 | fǒu | 12划 |
-
雾。
|
紑 | fóu | 10划 |
-
1.(衣服)鲜明的样子:“丝衣其~。”
2.丝织品色泽鲜明。
|
缹 | fǒu | 10划 |
-
煮:“最爱红糟与~粥。”
|
缻 | fǒu | 10划 | 同“缶”。瓦制的打击乐器 某年月日,秦王为 赵王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