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勂 | gào | 9划 |
-
古同“告”,请;请求。
|
郜 | gào | 9划 | 古国名 郜,周文王子所封国。从邑,告声。——《说文》 在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春秋时为宋所灭
|
诰 | gào | 9划 | 告诫之文。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 。古者上下有诰,秦废古制称制、诏。唐称制不称诰。宋始以诰命庶官,凡追赠大臣、贬谪有罪、赠封其祖父妻室,不宜于廷者,皆用诰,通谓之制 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清会典事例》 又如:诰敕(旧制官吏受封的文书);诰券(皇帝任命和封赠的文书);诰策(诰令策书);诰章(诏令) 颁诰 诰令
|
杲 | gǎo | 8划 | (会意。从日,从木。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本义:明亮的样子)同本义 杲,明也。——《说文》 如海之深,如日之杲。——南朝宋· 简文帝《南郊颂》 杲乎如登于天。——《管子·内业》。注:“明貌。”
|
吿 | gào | 7划 | 〈动〉(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说文》又如:告事(报告情况);告报(报告;禀报);告变(报告发生变故);告荒(报告灾情)
|
告 | gào | 7划 | 通“皓”(hào)。光亮,洁白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楚辞》
|
夰 | gǎo | 5划 |
-
分散;放纵轻佻的样子。
古同“昊”。
|
鷱 | gāo | 23划 |
-
同“鷎”。
|
鼛 | gāo | 21划 |
-
古代一种大鼓。
|
鷎 | gāo | 21划 |
-
1.同“鷱”
2.〔~????〕鳩的别称。
|
櫜 | gāo | 19划 | 储藏 。 如:櫜弓(把弓矢收藏起来)
|
韟 | gāo | 19划 |
-
古同“臯”。
|
餻 | gāo | 18划 |
-
同“糕”。
|
檺 | gǎo | 18划 |
-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
藳 | gǎo | 18划 | 禾秆,谷类植物的茎杆。也作“稾”。稾,秆也。——《说文》民惊走持稾。——《汉书·五行志》又出稾税。——《书·禹贡传》茭稾。——《汉书·赵安国传》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稾为禽兽食。——《史记·萧相国世家》 诗文、图画等草底。亦指写成的文章、著作。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藁 | gǎo | 17划 | 同“稾(槁)”。干枯 。 如:藁草(干草)
|
縞 | gǎo | 16划 |
-
见“缟”。
|
橰 | gāo | 16划 |
-
“槔”的异体字。
|
糕 | gāo | 16划 | (形声。从米,羔声。本义:用米粉、面粉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食品)同本义 。 如:蛋糕;糕点
|
篙 | gāo | 16划 | 用篙撑船 。 如:篙手(掌篙的船工);篙律(撑船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