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恠 | guài | 9划 |
-
同“怪”。
|
枴 | guǎi | 9划 | 动词 用诈术骗走人或财物。 【组词】:「诱拐」。《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沈琼枝便把盐商骗他做妾,他拐了东西逃走的话,说了一遍。」 动词 转弯。 【组词】:「拐弯抹角」。《老残游记.第三回》:「进了大门,望西一拐便是三间客厅。」
|
柺 | guǎi | 9划 | 通“枴”。亦称拐棍。沉香拐拄一根。——清·曹雪芹《红楼梦》 又如:拐子头(小孩。因老人需孩子扶行,其作用如同“拐杖”;又俗称太监身边的小厮);拐儿(拐杖;脚踝);拐柱(拐棍);拐子马(北宋时称左右两翼骑兵为拐子马)
|
怪 | guài | 8划 | [口] 很,非常 ——用在形容词、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或动宾词组前面,表示程度很深。 如:这口箱子怪沉的;经常打扰您,怪不好意思的;怪厉害的;怪似(十分相像);怪热(很热);怪冷(很冷)
|
乖 | guāi | 8划 | 不同;差异 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辽迥。——晋· 潘岳《西征赋》 又如:乖讹(差错;乖僻);乖越(差失,错误;不相当);乖舛(乖殊。乖异;不同) 反常;谬误 朕醉中处事有乖。——《辽史·穆宗纪》 衣服滓弊,行止乖角。——《太平广记·韩愈外甥》引《仙传拾遗》 又如:乖性儿(乖僻性格);乖和(不正常;不和谐);乖节(失常;过度);乘诞(乖戾荒诞);乖眼(怪眼) 不顺利;不如意 。 如:乖遇(逆境,不幸的境遇) 邪恶;奸滑 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 乖龙左耳来。—— 唐· 韩愈《答张道士寄树鸡》诗 又如:乖滑(狡猾;调皮);乖子(狡猾的人);乖劣(暴戾;恶劣);乖气(邪恶之气);乖沴(邪气,不和之气);乖诡(奸滑怪诞);乖眼(怪眼;凶眼) 表现好,顺从,听话 。 如:不听话就不乖;这小孩真乖 灵巧,聪明,伶俐 行者的眼乖。——《西游记》十五回 上了一回当,他也学乖了 黄文炳是个乖觉的人,早瞧了八分,,便奔船梢后走,望江里踊身便跳。——《水浒》第四十一回 又如:乖觉(机敏);乖人(机灵人);乖乖伶(聪明伶俐)乖唇蜜舌(形容口齿伶俐) 〈方〉∶漂亮 。 如:伢子乖
|
拐 | guǎi | 8划 | 〈方〉∶错的,坏的 。 如:别把话说拐了;拐心眼;拐孤乖僻;古怪 跛行的,瘸的 。 如:拐仙(即铁拐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拐腿(瘸子);他走路一跷一拐地
|
叏 | guái | 5划 |
-
古同“夬”。
|
夬 | guài | 4划 | 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兑上 夬,决也,刚决桑也。——《易·夬》
|
摑 | guó | 14划 |
-
◎ 用巴掌拍打;打耳光。(汉。
|
箉 | guǎi,dài | 14划 |
- [ guǎi ]
-
1.鱼笱上的竹具。
2.竹杖。
- [ dài ]
-
〔筛谷~〕一种竹制的农用器具。
|
掴 | guó,guāi | 11划 | 动词 用手掌打人的脸。 【组词】:「掴了他一巴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