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垳 | háng | 9划 |
-
日本地名用字。
|
绗 | háng | 9划 | 用针线粗缝,把棉絮固定在里子上,使不致滑动 。 如:绗被子;绗棉袄
|
杭 | háng | 8划 | 方舟;船 杭,方舟也。——《说文》 盖周跃鱼陨杭。——《史记·司马相如传》 又如:杭绝(乘船渡过) 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 。 如:杭纱(杭州产的细纱布);杭紬(杭州产的粗绸);杭越(杭州和越州的并称)
|
斻 | háng | 8划 |
-
1.相并的两船。
2.古同“航”:“造舟于渭,北~泾流。”
|
沆 | hàng | 7划 | 大泽 齐人谓湖曰沆。—— 郭缘生《述征记》 白色霭气 。 如:沆瀣之水(夜半由露气凝结而成的水);沆瀣(秋天早晨的白色霭气);沆瀣相投(彼此志气投合)
|
苀 | háng | 7划 |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
迒 | háng | 7划 | (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亢声。本义:兽迹) 同本义 迒,兽迹也。——《说文》 兔其足迒。——《尔雅·释兽》 轨尘掩迒。——张衡《东京赋》 又如:陌迒(布满兽蹄迹印的田间小路);迒蹄(兽类的脚印) 车迹 。 如:轨迒(车轮之覆迹) 道路 。 如:迒杜(道路堵塞) 名词 野兽经过所留下的痕迹。汉.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 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宋.黄庭坚〈上大蒙笼〉诗:「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 名词 道路。《文选.张衡.西京赋》:「结罝百里,迒杜蹊塞。」三国吴.薛综.注:「迒,道也。」
|
夯 | hāng,bèn | 5划 | 同“笨”。笨拙 小儿蠢夯,自幼失学。——《儒林外史》 又如:夯汉(干粗笨体力活的人);夯货(笨货;蠢人) 另见 hāng
|
魧 | háng | 15划 |
-
1.大贝。
2.鱼膏。
3.古书上说的一种尾红体白的鱼。
|
頏 | háng | 13划 |
-
见“颃”。
|
絎 | háng | 12划 |
-
见“绗”。
|
筕 | háng | 12划 |
-
〔~篖〕竹编的粗糙席子。
|
貥 | háng | 11划 |
-
大贝。
|
颃 | háng | 10划 | 鸟向下飞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诗·邶风》。毛传: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 飞奔 。 如:颃颉(也作“颉颃”。鸟飞上飞下)
|
蚢 | háng | 10划 |
-
1.一种吃蒿叶的野蚕。
2.大贝。
|
珩 | héng | 10划 | 古代一组玉佩上端的佩件名 珩,佩上玉也。——《说文》 楚之白珩犹在乎?——《国语·楚语下》。注:“珩,佩上之横者。” 有玱葱珩。——《诗·小雅·采芑》 另见 háng
|
笐 | háng | | |
航 | há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