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茠 | hāo | 9划 |
-
古同“薅”,除(草)。
|
昦 | hào | 9划 |
-
古同“昊”。
|
秏 | hào,mào | 9划 | 名词 一种稻类植物。《说文解字.禾部》:「秏,稻属。伊尹曰:『饭之美者,元山之禾,南海之秏。』」 动词 减少。同「耗」。《广韵.去声.号韵》:「秏,减也。俗作耗。」《周礼.冬官考工记.氏》:「??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秏。」唐.贾公彦.疏:「秏,减也。」
|
竓 | háo | 9划 |
-
◎ 公制容量单位“毫升”的旧译。
|
郝 | hǎo | 9划 | 古乡名 郝,右扶风鄠乡盩室县。从邑,赤声。——《说文》。朱曰:“在今陕西西安府。” 在今陕西省周至县 姓
|
昊 | hào | 8划 | (会意。从日,从天。本义:广大无边。指天)同本义 投畀有昊。——《诗·小雅·巷伯》 昊天不平。——《诗·小雅·节南山》 又如:昊空(天空);昊穹(昊苍。苍天);昊天(苍天;上帝);昊天罔极(如苍天之无穷无尽)
|
毜 | háo | 7划 |
-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
好 | hǎo,hào | 6划 | 动词 爱、喜爱。 【组词】:「洁身自好」、「好逸恶劳」、「好学不倦」。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唐.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名词 心中所喜爱的事。 【组词】:「投其所好」。《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富贵)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号 | hào,háo | 5划 | (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读音。“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 同本义 号,呼也。——《尔雅》 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 公号庆郑。——《国语·晋语》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因大号,一墟皆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阴风怒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号泣载道。——《明史》 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 哭而有言 号,痛声也。——《说文》 以哭有言者为号。——《颜氏家训·礼》 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先号咷而后笑。——《易·同人》 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号啕痛(歇后语:哭);号天搭地(大声哭叫);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号泣(大声哭泣) 动物引声长鸣,大风发出巨响 昆吾之山有兽焉,其音如号,——《山海经·中山经》 又如:寒号虫;号群(禽兽鸣号以求群类);号怒(怒号,指风声疾厉);北风怒号 另见 hào
|
灝 | hào | 24划 | 名词 豆浆。《说文解字.水部》:「灏,豆汁也。」 形容词 灏溔:水势盛大。《广韵.上声.皓韵》:「灏,灏溔,水势远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然后灏溔潢漾,安翔徐回。」晋.郭璞.注:「皆水无涯际貌也。」
|
鰝 | hào | 21划 |
-
大海虾。
|
灏 | hào | 21划 | 水势无边际。通“浩” 又如:灏汗,灏瀚(水势广大的样子。引申为广大、众多的意思);灏茫(水阔大苍茫的样子) 广大 。 如:灏漫(宏大);灏噩(博大)
|
顥 | hào | 21划 |
-
见“颢”。
|
譹 | háo | 21划 |
-
古同“号”,号哭。
|
蠔 | háo | 20划 |
-
同“蚝”。
|
颢 | hào | 18划 | 通“昊”。本指西天,泛指天空 超忽荒,——《汉书·叙传上》 西方曰颢天。——《吕氏春秋·有始》。注:“金色白。故曰颢天。又为昊。” 肇自颢穹生民。——《汉书·司马相如传》 又如:颢天(西天,西方的天,同昊天);颢穹(指天。也作昊穹);颢苍(指天) 姓
|
鎬 | gǎo,hào | 18划 | 名词 类似锄头的农具,用来掘土。也称为「十字镐」。
|
嚎 | háo | 17划 | (形声。从口,豪声。本义:吼叫;鸣叫) 同本义 昼夜风不止,寒树嚎未休。——梅尧臣《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 又如:嚎啸(呼啸);鸡嚎天欲白 大声哭喊。同“号” 终日嚎而嗌不嗄。——《老子》 又如:嚎呼(大声哭叫呼唤);嚎咷(嚎啕。大声哭);嚎嚷(号哭叫嚷);嚎天动地(嚎天喊地。大声哭叫)
|
皥 | hào | 17划 |
-
古同“皞”。
|
壕 | háo | 17划 | (形声。从土,豪声。本义:护城河) 同本义 雁迷寒雨下空壕。——唐· 许浑《登洛阳故城》 又如:壕闸(壕堑的闸门);壕池(城壕。护城河);壕堑(护城河;壕沟,战壕) 壕沟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杜甫《新安吏》 又如:掘壕;战壕;空壕(无人的战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