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紀 | jì | 9划 |
-
1.絲縷的頭緒。
2.引申為事物的端緒。
3.別理散絲的頭緒。引申為治理,綜理。
4.綱領;法度。
5.指能起綱紀作用的人。
6.法則;准則。
7.紀律。
8.終極。
9.僕人。
10.歲、月、日、星辰、曆數,皆稱“紀”。
11.日月相會。
12.年歲。
13.通“記”。記載;記錄。
14.通“杞”。
15.紀年的單位,若干年數循環一次為一紀:十二年為一紀。
16.紀年的單位,若干年數循環一次為一紀:一千五百年為一紀。
17.紀年的單位,若干年數循環一次為一紀:一世。
18.古代曆法名詞。我國漢初所傳的六種古代曆法以十九年為章,章置七閏月;四章為蔀;二十蔀為紀;三紀為元。
19.地質學名詞。次於“代”一級的地質年代單位。一個代包括幾個紀,如古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在紀的時間內形成的地層叫“系”,如寒武系、奧陶系等。
20.我國史書的一種體裁。專記帝王的事跡及有關大事。
21.古國名。
|
笈 | jí | 9划 | (形声。从竹,及声。本义:竹书箱) 同本义。多用竹、藤编织,用以放置书籍、衣巾、药物等 极,驴上负也。从木,及声,读若急,字亦作笈。——《说文》 负笈从师。——《史记·苏秦传》 笈,谓学士所以负书箱。——《周处风土记》 又如:笈囊(笈与囊) 书籍;典籍 山坛毛公蜕,古笈 灵威守。—— 清· 王识禛诗 又如:孤本秘笈
|
計 | jì | 9划 |
-
见“计”。
|
洎 | jì | 9划 | 汤汁 。 如:肉洎(肉汤)
|
茍 | jì | 9划 |
-
自我要求。
|
級 | jí | 9划 |
-
见“级”。
|
挤 | jǐ | 9划 | (形声。从手,齐声。本义:推开;除去) 同本义 挤,排也。——《说文》 挤,推也。——《广雅》 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汉军却,为 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挤住了(凑上遇上而又推脱不开) 排斥;排挤 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庄子·人间世》 抑有功而挤有罪。——《荀子·仲尼》 又如:挤抑(排挤压抑);挤撮(合伙欺负;拿捏;排挤);挤陷(排挤陷害) 毁坏;损坏 挤社稷,失宗庙。——《逸周书·武纪》 又如:挤讹头(找岔子进行敲诈勒索);挤害(挤陷。陷害) 簇聚;拥挤 乌压压挤了一屋子。——《红楼梦》 又如:挤拃(拥挤);挤匝(拥挤);挤轧(拥挤);挤拥(拥挤,拥塞) 挤压;榨取 。 如:挤发(逼迫);挤洗(挤压洗净) 攒聚 那些童生…挤眉弄眼,无所不为。——《儒林外史》
|
急 | jí | 9划 | 急难,危急的事 先国家之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事有急。——《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有急。——《史记·魏公子列传》 边境有急。——汉· 贾谊《论积贮疏》 假期;休假 又不请急。——沈约《宋书》
|
茤 | jì | 9划 | 菱,俗称菱角。两角的叫菱,四角的叫芰。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贺知章《采莲》
|
济 | jì,jǐ | 9划 | 众多 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 又如:人才济济;济济(众多);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济济彬彬(形容人才众多且文雅有礼) 整齐美好的样子 四骊济济。——《诗·齐风·载驱》 又如:济然;济楚(整齐清洁);济济(整齐美好的样子) 另见 jì
|
卽 | jí | 9划 |
-
同“即”。
|
垍 | jì | 9划 | 坚硬的土 垍,坚土也。——《说文》
|
皍 | jí | 9划 |
-
古同“即”。
|
咭 | jī,xī,qià | 9划 | 同“叽”。 如:咭聒(嘟囔;唠叨);咭咭汩汩(咕咕哝哝);咭咭聒聒(嘟嘟囔囔);咭咶(说话絮叨,喋喋不休) 语气词。表示鄙夷 。 如:咭啈(瞒哄,欺骗);咭溜搭剌(极偏僻的角落) 参见「咭当当」、「咭叮当」、「咭咭呱呱」、「咭吱咯吱」等条。
|
峜 | fǎ | 9划 |
-
“法”的讹字。
|
叝 | jí | 9划 |
-
“????(彶)”的讹字。
|
姞 | jí | 9划 | 谨慎 姞,谨也。——《集韵》
|
既 | jì | 9划 | 已经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战国策·燕策》 既克。——《左传·庄公十年》 既其出。——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既加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既泣之三日。——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既成(已经完成);既位(已就其位);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宾客称主人优厚待客的客气话) 不久;随即 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欲置公子职。——《韩非子·内储说下》 昔李斯与 包丘子俱事 荀卿,既而 李斯入 秦。——《盐铁论·毁学》 常用“则”、“就”、“那么”相呼应,相当于“既然” 既定策则仆须急归营。——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既以(既然已经);既不沙(既不阿,既不呵,既不唦,既不是呵,既不索。都表示:既然不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不然的话) 跟“且”、“又”、“也”、“还”等词配合,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情况 屈平既嫉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既高且大;既快又好;既坚持原则,又灵活运用
|
狤 | jié | 9划 |
-
〔~????〕古书上说的一种兽。
|
姫 | zhěn | 9划 |
-
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