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134条jie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jié9
  1. 使清洁 。

    如:洁齋(清洁其居室,敬肅其心靈);洁樽(洗凈酒樽)

  2. 使清白

    欲洁其身。——《論語.微子》

    修身洁行。——《史記.魏公子列传》

    又如:洁行(使行为高洁);洁己(修養己身)

  3. 分清

    夫際会之間,請命乞身,何哉:欲洁去就之分也。——《三国演義》

jiè9

坚硬:“~如石焉。”

jiè9
  1. 毗邻,毗连;接界

    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战国策·秦策》

    又如:东界黄海;界边(边界相接);界天(接天)

  2. 划分

    瀑布飞流以界道。——孙卓《游天台山赋》

    又如:界破(划破);界别(划分;区别);界朱(用红笔划成行格);界路(交叉路口);界断(划断;分开)

  3. 离间

    [范雎]界 泾阳,抵穰侯而代之。—— 扬雄《解嘲》

  4. 隔开 。

    如:界断(分隔开);界稻(农历十一月播种,次年四月收获的一种界于两年之间的稻);界隔(隔开);界障(界隔的屏障)

jiè9

古同“界”。

jiè9

1.衣服长的样子。

2.衣裾。

3.裙子正中开衩的地方。

jiē9
  1.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2. 同本义

    皆,俱词也。——《说文》

    百堵皆兴。

    皆死皆殡。——《左传·哀公十一年》

    予及汝皆亡。——《书·汤誓》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 齐。——《战国策·齐策》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皆自于人欤。——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在皆是。——宋· 苏轼《石钟山记》

    皆托忠烈之名。——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环村居者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吾村十里皆平原

    又如:皆悉(尽;全都);皆既(日月亏蚀全尽);这件事情人人皆知

  3. 通“偕”;一同

    皆行至于阶让。——《仪礼·聘礼》。注:“犹并也。”

    皆陈殿下。——《战国策·燕策》

    左右皆流涕。——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宫中皆恸哭。

    一时皆下。

    廷中皆大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予及女皆亡。——《书·汤誓》

    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 纣、 幽、 厉皆也。——《吕氏春秋·离谓》

jié,jiē9
  1. 坚硬;牢固 。

    如:地很结

  2. 健壮 。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jié,jiá9
  1. 同“揭”。向上举

    揭,举也。或作拮。——《集韵》

  2. 参见「拮据」条。

jié9

跳。

jié8

同“劫”。

jiè8

同“届”。

jiè8
  1. 说明周期性事件的次或期 。

    如:第十届校运会;八届二中全会;历届人大代表;届满

jié8
  1. 卓异的;出色的

    雄姿杰出。——《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杰立(卓绝出众);杰句(佳句);杰表(不凡的仪表);杰思(出色的构思);杰笔(杰出的文笔)

  2. 高大;高耸

    杰屋大像无时止,安得疲民免饥死。——陆游《僧庐》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杰然(高大的样子);杰阁(高耸的楼阁);杰观(高大的楼阁);杰秀(高峻秀美);杰屈(指高大的楼房)

  3. 通“桀”。凶暴

    乃悉召杰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置为主帅。——《北史·韩褒传》

    又如:杰黠(凶猛而狡黠);杰滑(凶猛狡诈);杰暴(强悍凶暴)

jié8
  1. 名词 衣服的后襟。

    《尔雅.释器》:「衱谓之裾。」晋.郭璞.注:「衣后襟也。」

jié,qiè8
  1. 迅速,古同“捷”

    疌,疾也。从止,从又。——《说文》

jiè8
  1. 大的圭

    大圭也。从玉,介声。——《说文》。按,天子之镇圭,诸侯之命圭也。

    圭六尺二寸谓之玠。——《尔雅》

    太保承玠圭。——《书·顾命》

    又如:玠圭(大圭)

jié8
  1. 谨慎

    劼,慎也。从力,吉声。——《说文》

    汝劼毖殷献臣。——《书·酒诰》

    又如:劼毖(谨慎)

  2. 勤勉

    小臣昧戎经,维用赞勋劼。——唐· 韩愈、 孟郊《征蜀联句》

jiě8
  1. (形声。从女,且声。本义:母亲的别称)

  2. 〈方〉∶同本义。古代蜀人称母为姐

    蜀谓母曰姐。——《说文》。 段玉裁注:“方言也,其字当 蜀人所制。”

  3. 女兄。同父母或只同父或同母;年龄比自己大的女子

    近世多以女兄为姐,盖尊之也。——吴曾《能改斋漫录》

    又如:大姐;二姐;姐妹;姐弟

  4. 称本族或亲戚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不包括称为嫂的)女子 。

    如:表姐;堂姐

  5. 尊称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女子 。

    如:姐妹;李姐;张姐

  6. 对一般同辈女性的敬称 。

    如:李二姐;张四姐

  7. 指妓女

    常言“姐爱俏,鸨爱钞。”——《警世通言》

    又如:姐姐(称妓女)

jiě8
  1. ——见“娭毑”(āijiě)

  2. 见“娭毑”(āijiě)

jié7

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