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闿 | kǎi | 9划 | 开阔;明朗 闿,明也。——《广雅》 又如:闿明(开阔明朗);闿爽(开朗);闿敏(开朗聪敏);闿疏(开朗通达) 通“恺”。和乐 昆虫闿怿,回首面内。——《汉书·司马相如传》。又如:闿悦(欢乐);闿怿(和乐的样子);闿悌(和易近人)
|
奒 | kāi | 9划 |
-
大貌。
|
恺 | kǎi | 9划 | 假借为“凯”。军队胜利后所奏之乐 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周礼·大司乐》。郑玄注:“恺乐,献功之乐。” 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杜预注:“恺。乐也。” 徐方一战收,振旅已奏恺。—— 张翥《后出军》 又如:恺歌(军队胜利归来所唱的歌);恺乐(战胜归来所奏的乐歌)
|
垲 | kǎi | 9划 | 地势高而干燥的 请更诸爽垲者。——《左传·昭公三年》 又如:垲垲(干燥的样子)
|
剀 | kǎi | 8划 | 中肯,切实 其辞恳直剀。——《元史·朵罗台传》 又如:剀直(恳切直率);剀切(与事理完全吻合);剀到(切实周到);剀易(切实平易);剀挚(恳切真挚)
|
炌 | kài | 8划 |
-
1.明火。
2.古同“烗”,炽。
|
炏 | yán | 8划 |
-
热:~热。~凉(a.气候的热和冷;b.喻人情势利,或亲热攀附,或冷漠疏远,反复无常)。趋~附势。~~(灼热;火炽盛;引申为兴盛,亦指威势显赫)。
身体的一部分发生红、肿、热、痛的现象:~症。
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中的一位,并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的象征:~帝。~黄。
|
凯 | kǎi | 8划 | 杀,斩 叵耐这两个畜生逃走,今日捉将来,我恼了,如何不凯?——《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下》
|
忾 | kài,xì | 7划 | 动词 长声叹息。 《诗经.曹风.下泉》:「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
开 | kāi | 4划 | 姓
|
鐦 | kāi | 20划 |
-
见“锎”。
|
颽 | kǎi | 19划 |
-
〔~风〕南风,如“其仁声则若~风。”
|
鎎 | kài | 18划 |
-
古同“忾”。
|
鎧 | kǎi | 18划 | 名词 古代战士所穿的护身铁甲。 【组词】:「铠胄」。 《韩非子.五蠹》:「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汉.曹操〈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
闓 | kǎi | 18划 |
-
见“闿”。
|
鍇 | kǎi | 17划 |
-
见“锴”。
|
锴 | kǎi | 14划 | 好铁 铜锴之垠。——《文选·左思·吴都赋》 又如:锴铁(好铁) 铁的别称 锴,铁也。九江谓铁曰锴。——《说文》
|
暟 | kǎi | 14划 |
-
1.照。
2.美;美德。
|
輆 | kǎi | 13划 |
-
1.〔~軩(dài)〕不平。
2.阻碍:“~于砭石,止。”
|
愷 | kǎi | 13划 | 形容词 和乐、和善。《说文解字.心部》:「恺,乐也。」《庄子.天道》:「中心物恺,兼爱无私。」 名词 军队胜利所奏的乐曲。通「凯」。明.张自烈《正字通.心部》:「恺,军胜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