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33条kan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kàn,kān9
  1. 守护

    原是一个老军看管。——《水浒全传》

    又如:看坡(守护庄稼);看陵(看守皇帝陵墓);看养(守护,照料);看钱奴(守财奴);看鸡(孵鸡);看肚兜铜钱(仅有的几个钱);看坟的打抽丰(歇后语。吃鬼;向鬼索取财物。比喻极为刻薄,吝啬)

  2. 看押,监视以防逃跑 。

    如:看住他,别让这小子跑了!

  3. 另见 kàn

kǎn9
  1. (形声。从石,欠声。本义:猛劈)

  2. 同本义

    刀砍不入。——《广东军务记》

    又如:砍柴禾;砍树;砍削(用刀、斧劈或削);砍杀(用刀斧杀人;拼杀);砍头(杀头);砍脍(细切鱼肉)

  3. 〈方〉∶ 挖

    镢头举得挺高,可是落到地上,砍不了两寸深。——《吕梁英雄传》

kàn9
  1. 和乐,愉快

    嘉宾式燕以衎。——《诗·小雅·南有嘉鱼》

    烈祖。——《诗·小雅·宾之初筵》

    又如:衎衎(和乐的样子);衎宾(使客人娱乐)

  2. 安定 。

    如:衎然(安定貌);衎乐(安乐)

  3. 刚直

    其节衎然,忠臣之义。——《隶释·国三老袁良碑》

    又如:衎直(刚毅正直);衎衎(刚直从容貌);衎謇(刚直)

kǎn8
  1. 海阔天空地瞎扯

    隔墙酬和都瞎侃。——王实甫《西厢记》

    又如:侃直(直抒己见,无所避忌);别侃了

kǎn7
  1. 掘坑,挖洞

    坎垣入之,戍者不知也。——《新唐书·吴少诚传》

    又如:坎坛(古代挖地为坎,垒木为坛)。又指掘墓穴

    春夏死者,候草木黄落;秋冬死者,候华叶荣茂,然始坎而痉之。——《周书》

  2. 陷;陷落

    坎,陷也。——《易·说卦》

    又如:坎陷(塌陷)

  3. 扣;戴

    [晁大舍]随把网巾摘下,坎了浩然巾,穿了狐白皮袄,出去接待。——《醒世姻缘传》

  4. 忧,恨

    哀仆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刘向《九叹·离世》

    又如:坎毒(愤恨);坎愁帽(犯愁,担忧);坎上愁帽(犯愁)

kān5
  1. 通“竿”

    抗木刊。——《仪礼·既夕礼》

  2. 出版物 。

    如:特刊;副刊

kǎn5

方言,盖:把被~好。

kàn24

同“瞰”。

kān22

见“龛”。

kǎn20

〔~轲(kē)〕古同“坎坷”,道路不平,喻人生曲折多艰或不得志。

kǎn,kàn20
[ kǎn ]

1.边歌边舞。

2.一种乐器,即箜篌。

3.象声词,鼓声。

4.和谐悦耳的声音。

[ kàn ]

击鼓。

kàn,hǎn19
[ kàn ]

1.望;遠看。

2.探望,看望。

3.臨。

4.通“嵌”。

5.古地名。在今山東省·汶上縣。

6.姓。

[ hǎn ]

1.虎怒貌;虎叫聲。

2.闊大。

3.大聲。

kǎn18
  1. (形声。从页,咸声。本义: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样子)同本义

    顑,饭不饱也面黄起行也。——《说文》

    苛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楚辞·离骚》。洪兴祖注:“顑颔,食不饱面黄貌。”

jiàn,kǎn18
[ jiàn ]

1.關野獸的柵欄。《莊子•天》地:“而虎豹在囊檻,亦可以為得矣。”《漢書•卷九十七•外戚傳下•孝元馮昭儀傳》:“熊佚出圈,攀檻欲上殿。”

2.囚車。《晉書•卷六十八•紀瞻傳》:“瞻覺其詐,便破檻出之,訊問使者。”

3.欄杆。《楚辭•屈原•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唐•杜牧《阿房宮賦》:“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

[ kǎn ]

見“門檻”。

kàn16
  1. (形声。从目,敢声。本义:视;看)

  2. 同本义

    瞰,视也。——《广雅·释诂一》

    瞰四裔而抗棱。——《文选·班固·东都赋》

    左瞰暘谷。——《文选·张衡·东京赋》

    王使人矙夫子。——《孟子·离娄下》

    瞰帝唐之嵩高兮,脉隆 周之大宁。——《汉书·扬雄》

    俯瞰九江水,旁瞻万里壑。—— 元稹《松鹤》

  3. 从高的地方向下看,俯视

    瞰临城中。——《后汉书·光武纪上》注:“俯视日瞰。”

    下瞰峭壑阴森。——明·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瞰视(俯视);瞰睨(俯视,近看);瞰临(居高下视)

  4. 窥视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汉· 扬雄《解嘲》

  5. 远望

    前瞰大海。——宋· 沈括《梦溪笔谈》

kàn16
  1. 山崖 。

    如:寻一条下磡的小路

  2. 堤岸 。

    如:砌磡(用石头砌堤岸)

kǎn15

〔~轲(kē)〕古同“坎坷”,道路不平,喻人生曲折多艰或不得志。

kàn14
  1. 险陡的堤岸。也指地面突起如墙的土堆 。

    如:一道高墈

  2. 险陡的悬崖,或有相当大陡度的斜坡的一面

kǎn,jiàn14
  1. 以槛车关、载

    槛送京师。——《新唐书》

  2. 禁闭;拘囚

    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晋书》

  3. 另见 kǎn

kān13
  1. (形声。从戈,甚声。本义:刺杀)

  2. 同本义

    戡,刺也。——《说文》。字亦作勘。

    西伯既戡 黎。——《书·西伯戡黎》

  3. 用武力平定

    戡,克也。——《尔雅》

    兴元戡难功。——《旧唐书·陆贽传》

    又如:戡夷(平定,征讨使服从);戡平叛乱;戡殄(平定歼灭);戡复(犹言中兴。平定叛乱);戡剪(平定剪除);戡戮(平定诛戮);戡济(戡定。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