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32条ku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9
  1. 枯朽的树木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

    如:茶枯;菜枯

9

1.暴。

2.古同“喾”。

9
  1. (形声。从糸,夸声。本义:套裤)

  2. 同本义

    绔,胫衣也。——《说文》。段注:“今所谓套袴也。”

    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释名·释衣服》

    身衣羊裘皮绔。——《后汉书·马援传》

  3. 绊络

    绔白虎。——司马相如《上林赋》。注:“谓绊络之也。”

    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汉书》

8
  1. (形声。从刀,夸声。本义:剖,剖开)

  2. 同本义

    刳,判也。——《说文》

    刲之刳之。——《礼记·内则》

    刳剔孕妇。——《伪泰誓》

    引刀自刳其腹。——王充《论衡》

    又如:刳割(剖割);刳木(剖凿大木,使其中空);刳肝(剖挖肝脏);刳胎(剖割孕妇胎儿)

  3. 挖,挖空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又如:刳心(挖出心脏);刳腔(挖空的腹腔)

  4. 杀,割

    刳白马而盟。——《史记·苏秦列传》

    又如:刳羊(古时外交结盟时杀羊宣誓);刳割(切割)

  5. 洗除,消除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庄子》

  6. 遭受残害

    江东新刳于兵,郡旱,饥民交走死无吊。—— 唐· 韩愈《曹成王碑》

8

〔~首〕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临猗县。

8

〔~猔(zòng)〕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为吐蕃的一个部落,后进入云南。

8
  1. 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2. 甚,很。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3. 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8

〔矻矻〕形容努力、勤劳:~终日(整天勤勤恳恳不闲着)。

7
  1. (会意。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从车。兵车藏在房屋一类的建筑内,表示是储藏武器战车的地方。本义:军械库,收藏兵器和兵车的处所)

  2. 同本义

    库,兵车藏也。——《说文》

    在库言库。——《礼记·曲礼》

    七月官库。——《淮南子·时则》。注:“兵府也。”

    焚库,无聚,将何以守矣。——《左传·哀公十六年》

    又如:库兵(库藏的兵器)

  3. 后泛指贮物的屋舍

    库,舍也。——《广雅》

    管库之士。——《礼记·檀弓》。注:“物所藏。”

    衡库者天子之礼也。——《管子·七律》

    库门,天子皋门。——《礼记·名堂位》

    百姓虚而府库满。——《荀子·富国》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左传·昭公十八年》

    库不受甲兵。——《韩非子·十过》

    纳之库。——《明史》

    又如:库子(库号。掌管、守卫官库的人);库局(佛寺中掌管仓库、财务的部门);库司(佛寺中掌管仓库钱粮的人);库收(藩台衙门库房收银后发给的临时收据);库金(库藏之金帛);库门(仓库的门)

  4. 监狱

    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5. 宋时酒肆称库

    大抵酒肆除官库、子库、脚店之外,其余谓之“拍户”,兼卖诸般下酒,食次随意索唤。——宋· 吴自牧《梦粱录》

  6. 电量单位“库仑”的简称

yū,wū,kū6
[ yū ]

古同“扜2”。

[ wū ]

古同“扜2”。

[ kū ]

播扬。

20

见“喾”。

17

鳑鲏。

15

见“裤”。

15

〈韓〉(读音got)處所。

14
  1. 灾难;困苦 。

    如:酷祸(惨祸)

  2. 惨痛,痛恨

    含酷茹恨,彻于心髓。——《颜氏家训·文章》

14

〔骷髅〕没有皮肉、毛发的尸体骨架。也指死人的头骨。

13

古同“苦”,困。

13
  1. 穴居;作巢

    狐兔窟于殿傍。——晋· 潘岳《西征赋》

    又如:窟守(穴居不出);窟岩(岩穴);窟穴(做巢;盘踞);窟宅(居住;盘踞)

12

〔圐圙〕蒙语音译词。也译作库伦。围起来的草场。多用于地名。圙(lüè)。

12

见“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