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饹 | gē,le | 9划 |
- [ gē ]
-
一种食品,用豆面做成饼形,切成块炸着吃或炒菜吃:绿豆~。
- [ le ]
-
见“饸饹”。
|
竻 | lè,jīn | 8划 | 竹根 竻,竹根。——《广韵》 〈方〉∶竹上的刺。两广一带把长刺的竹叫“竻竹”。或写作“簕竹”,俗称刺竹 。 如:竻竹(一种带刺而坚硬的竹。俗称刺竹);竻木(即竻竹)
|
泐 | lè | 7划 | 裂开;解裂 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周礼·考工记》 铭刻,用刻刀书写 。 如:泐石 用钢笔或铅笔在纸上或其它材料上记录书写 。 如:手泐
|
肋 | lèi,lē | 6划 | 另见 lèi
|
玏 | lè | 6划 |
-
见“瑊”。意思是似玉的美石。
|
氻 | lè | 5划 |
-
水声;泉水声。
|
扐 | lè,lì,cái | 5划 | 名词 零余的数目。 《礼记.王制》:「祭用数之仂。」
|
艻 | lè | 5划 | ——“萝艻”(luólè):罗勒 萝艻,香菜也。——《玉篇》
|
忇 | lè | 5划 |
-
1.功大。
2.思。
|
叻 | lè | 5划 | ——“石叻”(shílè):马来语。即“新加坡”
|
阞 | lè | 4划 | 名词 地的脉理。《说文解字.阜部》:「阞,地理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凡沟逆地阞谓之不行。」
|
仂 | lè | 4划 | (仂、扐同字)余数,零数 凡数之余谓之扐。——《玉篇》 仂,礼:“祭用数之仂。”——《广韵》 丧用三年之仂。——《礼记·王制》 又如:仂句(长句子中包含的短句。旧称子句。现多称之谓词组);仂词(词组)
|
鰳 | lè | 22划 |
-
见“鳓”。
|
了 | le,liǎo | 2划 |
- [ le ]
-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a)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这个小组受到~表扬。水位已经低~两米。b)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你先去,我下~班就去。他要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也很高兴。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a)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下雨~。春天~,桃花都开~。他吃了饭~。天快黑~,今天去不成~。b)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门~。你早来一天就见着他~。c)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他本来不想去,后来还是去~。d)表示催促或劝止:走~,走~,不能再等~!。好~,不要老说这些事~!
- [ liǎo ]
-
1.完毕;结束:~结。~账。没完没~。一~百~。不~~之。这事儿已经~啦!
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办得~。做得~。来不~。受不~。
3.完全(不);一点(也没有):~不相涉。~无惧色。~无进展。
4.姓。
5.明白;懂得:~然。~解。明~。~如指掌。
|
鳓 | lè | 19划 | 鳓鱼 ,身体侧扁,银白色,头小,鳃孔大,无侧线。生活在海中。也叫“鱠(快)鱼”、“白鳞鱼”或“曹白鱼”
|
簕 | lè | 17划 | 〈方〉∶一种有刺的竹。也写作“簕竹”。俗称“刺竹”
|
樂 | lè,yuè,yào,lào | 15划 | 名词 地名用字。如国内河北省有乐亭、山东省有乐陵。
|
餎 | lè | 14划 |
-
一種麵食。
|
韷 | lè | 14划 |
-
声音烦闹。
|
楽 | lè,yuè | 13划 | 〈名〉(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