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迾 | liè | 9划 |
-
1.拦阻,古代帝王外出时派武士列队警戒,阻止人们通行:“张弓带鞬,遮~出入。”
2.古通“列”,排列:“相与~乎高原之上。”
|
洌 | liè | 9划 | 假借为“捩”。拗折
|
挒 | liè | 9划 |
-
1.捺。
2.搩。
3.捩。
|
挘 | liě | 9划 |
-
裂(韩国汉字)。
|
茢 | liè | 9划 |
-
1.苇花。
2.苕帚:“赞牛耳桃~。”
3.药草名,即“石芸”。
|
咧 | liē,liě,lie,lié | 9划 | 动词 嘴角向两旁张开。 【组词】:「咧嘴大笑」、「龇牙咧嘴」。
|
姴 | liè | 9划 |
-
美。
|
冽 | liè | 8划 | 寒冷。亦作“洌”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诗·小雅·大东》 秋风冽冽,白露为朝霜。——左思《杂诗》 又如:冽冽(寒冷的样子);冽风(寒风);冽厉(寒冷而猛烈) 清澄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冽香(清香);冽泉(清泉);清冽(清澈)
|
劽 | liè | 8划 |
-
有力。
|
毟 | liě | 8划 |
-
◎ 日本和字。
|
列 | liè | 6划 | 依次 华月照方池,列坐金殿侧。——汉· 刘桢《感遇》 又如:列拜(依次叩拜);列席(列坐。依次而坐);列序(依次排列)
|
劣 | liè | 6划 | 仅,只 学谢朓劣得“黄鸟度青枝”。——《梁书·钟嵘传》
|
鱲 | liè | 26划 | 鱼名。鱲鱼 。又叫桃花鱼。鱼纲,鲤科。体延长,侧扁,长约10厘米。银灰带红色,具蓝色横纹。上下颌正常,边缘无凹凸。为溪流中小型鱼类,分布于中国以及朝鲜和日本。可供食用
|
鬣 | liè | 25划 | 某些哺乳动物颈上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鬣,发鬣鬣也。——《说文》 鬣,毛也。——《广雅》 豕曰刚鬣。——《礼记·曲礼》 白马黑鬣骆。——《尔雅》 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左传·定公十年》 麦苗浅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以猪鬣撩拨。——《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狮子的鬣;鬣鬣(头发向上直竖的样子)
|
鬛 | liè | 22划 |
-
古同“鬣”。
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鬃。刚~。
鱼颔旁小鳍。
〔~狗〕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斑点,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吃兽类尸体腐烂的肉。
|
躐 | liè | 22划 | (形声。从足,巤(liè)声。本义:逾越) 同本义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礼记·学记》 又如:躐席(不依照礼的规范登席入坐);躐居(跃居) 踩踏 遂躐乎王庭。——汉· 扬雄《长杨赋》 又如:躐趿(践踏);躐玷(践污玷辱) 越级提升 。 如:躐迁(越级提升);躐登(越级登迁);躐官(越级升任) 通“擸”。持,拿 则躐孆整襟。——《后汉书·崔骃传》
|
犣 | liè | 19划 |
-
1.旄牛。
2.公牛。
|
獵 | liè | 18划 | 动词 追捕禽兽。《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动词 探求、寻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 川。」唐.李白〈大猎赋〉:「顿天网以掩之,猎贤俊以御极。」
|
擸 | là,liè | 18划 |
- [ là ]
-
1.折:“残菊飘零满地金,~得一枝还好在。”
2.把粮食粗粗地磨:~糁子。
- [ liè ]
-
1.持,执。
2.分理(须发或形似须发的东西)而握持。
|
儠 | liè | 17划 |
-
高大健壮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