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75条lin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lín9
  1. 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临歧(临别时;分别);临文(指正在写文章的时候);临别;临行;临睡

  2. 另见 lìn

lìn9

同“吝”。

lín8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līn8
  1. 〈方〉∶提

    把鱼接在手里…拎着尾巴,望汤锅里一掼。——《儒林外史》

    又如:拎着桶去打水;拎东西

lìn7
  1. (形声。从口,文声。本义:顾惜,舍不得)

  2. 同本义(爱惜过分,当耗费的舍不得耗费,该使用的舍不得使用)

    吝,恨惜也。——《说文》。字亦作恡,作悋。

    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悋,恨也。——《方言十》

    以往吝。——《易·蒙》

    坤为吝啬。——《易·说卦》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辞》

    出纳之吝。——《论语》。皇疏:“难惜之也。”

    商甚恡于财。——《孔子家语·致思》。注:“啬甚也。”

    改过不吝。——《书·仲虺之诰》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袁枚《黄生借书说》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又何吝一躯以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吝色(舍不得的神情);吝情(舍不得的表情)

  3. 认为耻辱

    得之不休,不获不吝。——张衡《应间》

  4. 吝啬;小气

    固吝者何。——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赏赐无所吝。——清· 邵长蘅《清门剩稿》

    又如:吝爱(过分吝啬);吝悭(吝啬);吝简(吝啬);吝骄(吝啬而骄傲)

  5. 非分贪求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夏侯] 楙字 子休,其性最急,又最吝。——《三国演义》

  6. 感到为难 。

    如:吝色(为难的神色);吝道(困难之道)

lín7
  1. 位置很接近,邻近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资治通鉴》

    无与福邻,祸乃不存。——《韩非子·初见秦》

  2. 通“吝”。顾惜,舍不得

    谦卑而不邻。——《盐铁论·刺复》

lín,miǎo4
  1. 〈名〉(形声。从邑,粦( lìn)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

    周朝地方基层组织的户口单位,邻,五家为邻。——《说文》又如:邻伍(古制一邻有五家,五家为伍,故称邻伍);邻里

lìn26
  1. 车轮辗过 。

    如:轥轹(车轮辗过)

  2. 经过 。

    如:轥城(经过城市)

  3. 践踏,蹂躏 。

    如:蹂轥(蹂躏;践踏);轥藉(践踏;欺凌);轥践(践踏)

  4. 超过 。

    如:轥轨(越轨)

  5. 象声词。车行走。

    如:轥轹(车行声)

lìn26

见“躏”。

lín23

见“鳞”。

lìn23

古同“躏”。

lín22

〔骐(qí)~〕a.古代骏马名;b.古同“麒麟”,传说中的祥兽,形似鹿,独角,全身有鳞甲。

lìn21
  1. (形声。从足,蔺(lìn)声。本义:使力的碾踏)

  2. 同本义

    躏玄鹤,乱昆鸡。——司马相如《上林赋》

    百姓奔走相蹂躏。——《汉书·王商传》

    又如:躏践(踩踏;践踏);躏蹂(踩踏);躏藉(踩踏;践踏)

  3. 欺压;伤害

    太后…恐百岁后为唐宗室躏藉无死所。——《新唐书·武后传》

    又如:躏蹂(摧残);躏跞(迫害);躏轹(蹂躏);躏蹙(摧残);躏藉(压迫,伤害)

lín20

1.山谷。

2.寒冷。

3.水出貌。

4.古同“临”。

5.古同“淋”。

lín20
  1. (形声。从鱼,粦(lìn)声。本义:鱼甲)

  2. 同本义

    鳞,鱼甲也。——《说文》

    鳞罗布烈。——扬雄《羽猎赋》

    鳞浪层层。——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朱鳞大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鳞爪(喻残存、零碎或无足轻重之物);鳞沦(水纹相次连接的样子);鳞接(密接如鱼鳞);鳞萃(荟萃如鱼鳞)

  3. 鳞片状物

    鳞,甲也。——《广雅》

    其动物宜鳞物。——《周礼·大司徒》

  4. 动物学名词。为被覆在动物体表的硬质小形薄片,是一种多样性的构造。

    如:鳞鼠(野鼠的一种。身有鳞甲,故名)

  5. 植物学名词。

    如:鳞叶

  6. 鱼的代称

    鳞集仰流。——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鳞集,相次也。”

    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锦鳞游泳。——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鳞族(鱼类);鳞羽(泛指鱼类和鸟类);鳞物(指鱼类);鳞鸿杳绝(杳无音信);鳞集仰流(鱼群迎向上游。比喻四方之民慕德来归)

  7. 有鳞动物的总称

    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介鳞夏食冬蛰。——《易·主命》

    又如:鳞介(泛指有鳞片介甲的水生动物);鳞虫(有鳞的动物)

lín20

菜畦:“芜菁秀出~。”

lín20
  1. 类似于铵的一价离子PH 4 + 或基PH 4 ,由磷化氢衍生,尤以盐形式(如碘化鏻PH 4 I)和有机衍生物形式 为人所知

lín19

见“辚”。

lìn19

古同“躏”:“蹂~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lìn19

见“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