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闾 | lǘ | 9划 |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同本义 闾,里门也。——《说文》 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公羊传》 便旋闾阎。——张衡《西京赋》 门闾无关。——《吕氏春秋·仲夏》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汉书·陈胜传》 又如:倚闾而望;闾阋(指内部斗争);闾墓(里巷和墓道的大门);闾闬(里巷的门) 里巷 闾,里也。——《广雅·释宫》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吕氏春秋·期贤》 违郢都之旧闾兮。——《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又如:闾吏(里巷小吏);闾陌(里巷);闾社(闾里乡社);闾肆(街市) 泛指门户;人家 。 如:闾井(房屋、水井等);闾舍(房舍);闾居(屋门所在) 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周礼·大司徒》 泛指乡里 。 如:陋闾;闾部(泛指地方);闾落(村庄);闾亭(乡里);闾户(村户);闾伍(乡里,民间) 姓
|
挔 | lǚ | 9划 |
-
“????(旅)”的讹字。
|
捛 | lǚ | 9划 |
-
古同“旅”。
|
律 | lǜ | 9划 | 高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
垏 | lǜ | 9划 |
-
土埂。
|
侶 | lǚ | 9划 |
-
同“侣”。
|
侣 | lǚ | 8划 | 结为伴侣;陪伴 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又如:侣行(结伴而行)
|
郘 | lǚ | 8划 |
-
古邑名。在今中国山西省霍州市南。春秋时属晋,为吕甥封邑。亦作“吕”。
|
呂 | lǚ | 7划 | 名词 脊椎骨。同「膂」。《说文解字.吕部》:「吕,脊骨也。」 名词 参见「律吕」条。
|
寽 | lüè,luó | 7划 | 古代重量单位,约合六两。[戈]重三锊。——《考工记·治氏》
|
吕 | lǚ | 6划 |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脊骨形,是“膂”的本字。本义:脊梁骨) 同本义。“膂”的古字 吕,脊骨也。象形。——《说文》 氏曰有吕。——《国语·周语下》。注:“吕之为言膂也。” 尻髋脊膂腰背吕。——《急就篇》。颜师古注:“吕,脊骨也。” 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 如:吕律(我国古代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总称“六吕”、“六律”,简称“律吕”) 通“旅”。客舍 自今以来,叚门逆吕,赘婿后父,勿令为户,勿鼠田宇。——睡虎地 秦墓竹简《为吏之道》 古国名 。故地在今河南省南阳西。周时赐姓姜。春秋初年为楚所灭 吕县 。春秋宋邑。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 吕州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南 姓。 如:吕仙(吕洞宾);吕望(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
|
驢 | lǘ | 26划 |
-
见“驴”。
|
鑢 | lǜ | 23划 | 研磨 。 如:磨鑢而平
|
鷜 | lóu,lǚ | 22划 |
- [ lóu ]
-
〔鵱~〕见“鵱”。
- [ lǚ ]
-
〔????~〕a.布谷鸟;b.鹘鸼。
|
穭 | lǚ | 20划 |
-
见“穭”。
|
爈 | lǜ | 19划 |
-
1.烧。
2.山火;火烧山界。
|
櫖 | lǜ,chū | 19划 |
- [ lǜ ]
-
〔诸~〕古书上说的一种藤蔓植物。亦称“山櫐”。
- [ chū ]
-
古同“樗”,臭椿。
|
濾 | lǜ | 18划 |
-
见“滤”。
|
藘 | lǘ | 18划 |
-
〔茹~〕即“茜草”,根可做绛红色染料。
|
櫚 | lǘ | 18划 |
-
见“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