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咩 | miē | 9划 |
-
形容羊叫的声音。
|
吀 | miē | 6划 |
-
古同“咩”。
|
灭 | miè | 5划 |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 消失,隐没 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 熄灭 火不灭。——唐· 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 淹没 过涉灭顶。——《易·大过》 涂抹改动 。 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
鱴 | miè | 25划 |
-
鮆鱼。
|
鑖 | miè | 22划 |
-
小锥子。
|
蠛 | miè | 20划 | 蠛蠓 。 如:蠛子(即蠛蠓) 轻视,小看 。 如:蠛蠓(比喻小人物;轻视;小看)
|
衊 | miè | 20划 |
-
见“蔑”。
|
乜 | niè,miē | 2划 | 痴呆 。 如:乜乜些些(形容痴痴呆呆的样子);乜乜斜斜(形容朦朦胧胧神志不清的样子);乜呆(痴呆貌) 另见 niè
|
櫗 | miè,mèi | 18划 |
- [ miè ]
-
木索。
- [ mèi ]
-
〔~楔〕a.细小的样子。b.木不方正。
|
篾 | miè | 17划 | (形声。从竹,蔑省声。本义:薄竹片,可以编制席子、篮子等) 同本义 笢,竹肤也。从竹,民声。——《说文》。按,竹外青也,亦谓之筠析者,声转谓之篾。》 敷重篾席。——《诗·顾命》 篾篓挑将水边货。(货:卖)——唐彦谦《蟹》 又如:篾巴(竹篱笆);篾索(竹篾编的绳索);篾席(竹篾编的席子);篾丝(竹篾劈的细丝);篾篓(竹编的盛器。多为圆桶形);篾篮(竹篮子);篾笼(竹笼);篾缆(竹篾编制成的绳索) 泛指苇子或高粱秆上劈下的皮 。 如:苇篾儿
|
幭 | miè | 17划 |
-
1.古代车前横木上的覆盖物。
2.头巾。
|
懱 | miè | 17划 |
-
1.轻视,看不起。
2.微小。
3.拭灭,擦净。
|
鴓 | miè | 16划 |
-
鸟名,冕柳莺的旧称。又为莺科某些鸟的旧称,如褐头鹪莺旧称为“竿鴓”,斑鸫为“红麦鴓”,蚁鴷为“地啄鴓”,树鹨为“树鲁鴓”。
|
薎 | miè | 16划 |
-
古同“蔑”。
|
蔑 | miè | 14划 | 以血涂染。引申为污,诬蔑 衊,污血也。从血,蔑声。——《说文》 少阴所至为悲妄衂衊。——《素问·六玄正纪大论》。注:“污血亦脂也。” 污衊宗室。——《汉书·梁平王襄传》。注:“谓涂染也。” 又投间蔑污使君。——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污蔑(用不实的言辞冤枉或破坏别人的名誉)
|
搣 | miè | 13划 |
-
1.用手拔。
2.摩。
|
滅 | miè | 13划 | 动词 扑熄、熄掉。 动词 除尽、除绝。
|
覕 | piē,miè | 12划 |
- [ piē ]
-
古同“瞥”,看一眼:“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譬之犹一~也。”
- [ miè ]
-
1.隐蔽而看不见。
2.寻找。
|
孭 | miē | 10划 |
-
方言,背负:~仔(背小孩)。
|
烕 | miè | 10划 |
-
古同“灭”。(a.熄灭。b.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