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29条na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nà,nuó9
  1. ——“婀娜”(ē nuó)∶形容姿态柔美

  2. 另见 nà

9
  1. 缝补,补缀

    拘挛补衲,蠹文已甚。——钟嵘《诗品诗》

    又如:衲裰(布块补缀成的短袍);纳头(用破布补缀而成的布片子;补丁很多的衣服);衲帛(织绣);衲被(曾经补缀的被子);衲衣(衲头。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衲袍(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

  2. 引申为缀合而成之意 。

    如:百衲本二十四史

  3. 密针缝纫。同“纳”。

    如:衲鞋底;衲线(缝缀用的线)

9
  1. 一种银白色的软的、蜡状而有延展性的金属元素,原子序数11,其化学性质很活泼,用在钠蒸气灯中,尤其在内燃机用的致冷阀中作为一种传热剂 ——元素符号Na

9
  1. 持拿;执取。后作“拿”

    拏,持也。从手,奴声。——《说文》

    拏,捽也。——《苍颉篇》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有合佥押的文书,拏来我佥押。——孟汉卿《魔合罗》

    又如:拏事(管事;掌权);拏空(凌空,抓向空中);拏手(作事有把握;擅长);拏云(比喻志向远大,本领高强);拏把(抓住)

  2. 搏斗

    熊虎升而拏攫。——张衡《西京赋》。注:“相搏持也。”

    又如:拏战(搏斗);拏攫(搏斗);拏斗(争斗)

  3. 同“拿”。捉拿;捕捉

    知县把一干拏到的邻舍当厅勘问。——《水浒传》

    又如:拏把(抓住);拏究(捉拿查究);拏访(捉拿查访);拏获(捕获,捉获);拏人(犹捕役,捕快)

  4. 牵连;连结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后汉书·冯衍传》

    又如:拏兵(引兵);拏云攫石(古树参天,根盘石隙的雄姿)

  5. 动词 执持。《说文解字.手部》:「拏,持也。」《警世通言.卷三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拏起一条柱杖,看着尹宗落夹背便打。」

    动词 拘捕。通「拿」。《太平广记.卷三零三.郑仁钧》:「且拏我入城,投杨氏姐。」

nǎ,na,nǎi,né,něi9
  1. 助词 表疑问。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人家大师傅叫我住这儿劝你,可没说准你出这个门儿,你那儿走哇?守着钱粮儿过去,你又走哪?」

8
  1. 〈方〉∶雌的;母的 。

    如:鸡乸;牛乸(母牛)

8
  1. ——“腽肭”(wànà):肥胖

nà,nè7
[ nà ]

同“呐”。

[ nè ]

同“呐”。

7

[呐喊]大声叫喊:摇旗~。~助威。

nà,nàn7
  1. 与女子成亲;娶

    顺烈梁皇后讳妠。——《后汉书·顺烈梁皇后纪》

7
  1. (形声。从糸(mì),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 同本义

    纳,丝湿纳纳也。——《说文》

    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又如:纳纳(潮湿的样子)

  3. 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采纳;容纳;藏垢纳污(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4. “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纳质(接受质证;接受质询);纳采(古婚嫁六礼中的第一件事。即行聘;其他如纳吉,纳聘,纳征,纳币皆为六礼之中);纳贽(初次见面所馈赠的礼物);纳受(接受;收受);纳下(采纳下面的意见)

  5. 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周礼·地官·泉府》

    小臣纳卿大夫。——《仪礼·燕礼》

    纳于太庙。——《公羊传·桓公二年》

    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命弟子纳射器。——《仪礼·乡射礼》

    纳之库。——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纳监(捐纳财物取得监生资格);纳锡(进贡);纳粟(也作内粟,入粟;捐纳粟米或财货给官,以谋求某种利益);纳官(向官府缴纳谷物);纳质(送纳人质)

  6. 穿;着 。以脚跟着入鞋中。

    如:纳履(穿鞋);纳屦踵决(穿鞋而后跟即破。极言生活贫困)

  7. 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8. 取;娶

    杀三卻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国语·晋语》

    又如:纳币(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财物);纳宠(娶妾);纳赘(招上门女婿);纳妇(娶妇)

  9. 结交

    魏了翁闻之,更纳交焉。——《宋史·张忠恕传》

    又如:纳交(结交);纳宗(结交宗室朋友)

  10. 用同“捺”

  11. 按下。

    如:纳火(按下火气);纳气(按下火气不发作)

  12. 低,低下。

    如:纳头(低头);纳拜(低头拜见)

  13. 通“衲”。密针缝纫

    那婆子又拿了一件破衣,补补纳纳。——《西游记》

    又如:纳衣(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鞋(用线缝制鞋底)

  14. 扣压

    枢密童贯同太师 蔡京,太尉 高俅、 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水浒传》

18

见“镎”。

15
  1. 锕系的一个放射性金属元素。是用中子轰击铀而制得的,银白色,最稳定的同位素半衰期约220万年 ——元素符号Np

15

1.鲵。

2.鲸。

3.海鹞鸟,即“魟”。

13

古同“䪏”,柔软的土壤。

13
  1. 植物名。蒳子。棕榈科槟榔属的一种

    蒳,草树也,叶如桳榈而小,三月采其叶细破阴干之,味近苦而有甘。——《文选》刘良注引《异物志》

13

1.〈方〉叹词(指物或给别人东西时用):~,单车喺嗰度(喏,自行车在那儿)。~,畀你(咳,给你)!粤语。

2.〈方〉代词:人家。晋语。

12

见“钠”。

12

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形状似海狗,长有豹纹,有角,两足;一说似虎而黑,无前两足。

11

缆,系舟的竹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