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郍 | nà | 8划 |
-
古同“那”。
|
儺 | nuó | 21划 |
-
1.迎神賽會以樂舞驅逐疫鬼。《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
2.柔美的樣子。見“猗儺”條。
|
糯 | nuò | 20划 | 粘性的 。 如:糯麦(带粘性的大麦);糯粟(糯高粱);糯高粱
|
穤 | nuò | 19划 |
-
同“糯”。
|
糥 | nuò | 18划 |
-
古同“糯”。
|
懧 | nuò | 17划 |
-
古同“懦”。
|
橠 | nuó | 16划 |
-
〔????(ě)~〕树枝细长而柔软的样子。
|
糑 | nuò | 16划 |
-
粉饼。
|
諾 | nuò | 15划 |
-
见“诺”。
|
蹃 | nuò | 15划 |
-
1.蹈足貌。
2.践踏。
|
稬 | nuò | 14划 |
-
同“糯”。
|
搻 | ná,nuò | 14划 |
- [ ná ]
-
古同“拿”。
- [ nuò ]
-
古同“搦”。
|
榒 | nuò | 14划 |
-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
锘 | nuò | 13划 | 人工生产(如用碳离子轰击锔)的放射性元素,原子序数102 ——元素符号No
|
搦 | nuò | 13划 | (形声。从手,弱声。本义:用力按压) 同本义 搦,按也。——《说文》 桡之。——《考工记·弓人》。注:“桡搦其干。” 搦秦起 赵。—— 左思《魏都赋》 拿或握在手中 舟子于是搦棹。——郭璞《江南赋》 又如:搦管;搦掉 挑斗;惹 又下将战书来,搦俺十八路诸侯相持。——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
|
愞 | nuò | 12划 |
-
同“懦”。
|
傩 | nuó | 12划 | (形声。从人,难声。本义:步行有节度) 同本义 巧笑之傩,佩玉之傩。——《诗·卫风·竹竿》 指古迎神赛会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阼:古指东面的台阶。)——《论语·乡党》 又如:傩祓(驱除疫鬼,祓除灾邪);傩逐(驱除疫鬼仪式中所唱的歌);傩鼓(驱除疫鬼仪式中敲击的鼓声)
|
逽 | nuò | 11划 |
-
走。
|
喏 | nuò,rě | 11划 |
- [ nuò ]
-
叹词。可以读成不同声调以表示不同的感情和态度:~,这不就是问题的实质么?
- [ rě ]
-
古代表示敬意的呼喊:唱~(旧小说中常用,指对人作揖,同时出声致敬)。
|
掿 | nuò | 11划 | 握在手中;握持 李逵手掿板斧,直抢过来。——《水浒全传》 又如:掿拳(握拳);掿沙(握沙,因捏合不住,比喻合不到一块) 用手搓揉 便是一团儿掿成官定粉。——元· 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 挑惹 。 如:掿战(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