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砒 | pī | 9划 | “砷”的旧称 砒霜,砷的氧化物,有的地区叫红矾。是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有时略带黄色或红色,有剧毒,可做杀虫剂 我叫他买砒的时候,只说为毒老鼠,所以他不知道。——《老残游记》
|
毗 | pí | 9划 | 通“弼”。辅助,从旁协助 辅毗安顺。——《太尉刘宽碑》 为国毗辅。——《绥民校尉熊君碑》 又如:毗助(毗佐、毗奉、毗辅、毗翼。辅助);毗益(辅助;助益);毗赞(辅佐;襄助) 邻连,与…相邻 。 如:毗联(毗连) 附和 天之方懠,无所夸毗。——《诗·大雅》。朱熹集传:“夸,大也;毗,附也。” 通“裨”。增益 轧言及政事,多所毗补。——《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
毘 | pí | 9划 | 同「毗」。
|
坯 | pī | 8划 | 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 坏,瓦未烧也。——《说文》 又如:砖坯;瓦坯 特指土坯。 如:一间破坯屋 山丘一重。通“坏” 山:三袭,陟;再成,英;一成,坯。——《尔雅·释山》。义疏:“坯者,当作坏。《说文》云:“丘,再成也。”再,盖一字之误。” 泛指半制成品 。 如:面坯儿;线坯子;坯模(雏型);坯璞(谓初规模的事物半成品);坯冶(谓制造陶器和冶炼);坯陶(谓制造陶器);坯销(犹浇铸);坯素(今言胚胎)
|
枇 | pí | 8划 | 通“匕”。食器 杵以梧,枇以桑,长三尺。——《礼记·杂记让》 通“篦”。用篦子梳发 头不枇沐,体生疮肿。——《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
|
炋 | pī | 8划 |
-
火。
|
披 | pī | 8划 | 分开;裂开 而披其地。——《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 又披其邑。——《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 不折必披。——《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竹竿披了;披磔(开割);披砍(撇开);披榛(砍去丛生之草木) 打开;开发 披,张也。——《广雅》 披重攘以诞兮。——嵇良《琴赋》。注:“开也。”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披卷(开卷阅读);披帙(打开卷帙);披对(开诚相对);披肝胆(表示以真诚相见);披展(披诚展拜,拜见);披情(剖露情怀);披示(揭示,显示);披决(劈剖);披荆(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 拨开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披究(拨开观赏);披草(拨开荒草);披抉(拨开挑剔);披视(拨开来看);披云雾(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披拨(犹推开) 覆盖或搭衣于肩 孰居无事而披拂是。——《庄子·天运》。释文:“风貌。” 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夜披衣坐。——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披甲(穿着铠甲);披帛(妇女服饰名。相当于近代婚嫁庆功的披红);披肩(覆于肩上;旧时妇女的服饰);披红(红帛披身);披毛戴角(指变牛变马);披发跣足(披散头发,赤着脚);披坚持锐(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披房(披屋。正屋后的平房);披子(即披屋);披檐(正屋屋檐下搭建的附属建筑物);披厦(一种房屋结构,房檐突出,檐下可避风雨) 翻开;翻阅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唐· 韩愈《进学解》 又如:披味(翻阅玩味);披书(翻阅文书);披图(展阅图籍、图画等);披诵(展卷诵读);披簿(翻阅簿籍);披检(翻阅查检);披涉(翻阅涉猎);披索(翻阅求索);披书(开卷,读书);披省(披览);披文(披阅文章);披核(披阅考校);披绎(披阅寻绎);披寻(披阅寻讨);披较(披阅考较);披校(批校) 披靡 汉军皆披靡。——《史记·项羽本纪》。正义:“言精体低垂。” 又如:披却(犹披靡);披退(披靡退却);披易(披靡辟易);披荡(犹披靡);披攘(披靡) 披露;陈述 。 如: 披心(披露真心);披拂(披露拂动);披心腹(披露真诚);披陈(表白;陈述);披述(陈述);披诉(陈诉) 分析;辨析 。 如:披析(分析);披究(分析研究);披迷(剖析迷惑);披拣(辨析选择);披剔(辨析挑选;剔除,除去);披削(批改、删削)
|
岯 | pī | 8划 |
-
两重的山:“启一围而建址,崇数尺以成~。”
|
抷 | pī,pēi | 8划 |
- [ pī ]
-
披。
- [ pēi ]
-
用两手捧。
|
肶 | pí,bǐ,bì | 8划 |
- [ pí ]
-
用小猪祭祀司命神。
- [ bǐ ]
-
用小猪祭祀司命神。
- [ bì ]
-
古同“髀”。
|
狉 | pī | 8划 |
-
〔狉狉〕形容群兽走动:鹿豕~。
|
狓 | pī | 8划 |
-
〔狓猖〕嚣张;猖獗。
|
毞 | bǐ | 8划 |
-
中国古代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所织的一种兽毛布。
|
伾 | pī | 7划 | (形声。从人,丕声。本义:有力。一说众多盛大) 人多势力大的 伓,有力也。——《说文》 以车伾伾。——《诗·鲁颂·駉》 如:伾伾(有力的样子;一说众多的样子) 很多人行进的 伾伾,众也。——《广雅》 山岭重叠 东过洛汭,至于 大伾。——《书·禹贡》。传:“山再成曰伾。” 丑陋 。 如:貌儿伾(相貌丑陋)
|
屁 | pì | 7划 | 肠道产生但从肛门突然排出的臭气 。 如:屁滚尿流;放屁 屁股,臀部 。 如:拍马屁;屁眼(肛门);屁塞(指古人塞在尸体肛门里的一种玉质小物件);屁股震葫芦(屁滚尿流);屁股大弗了心(骂人善忘) 常用来骂人或指斥诗文、言语的荒谬 。 如:你懂个屁 比喻没用的、微不足道的事物 。 如:屁事;屁鸟人(空长着生殖器的人);屁精(指油头粉面的男青年);屁雌寡淡(方言。比喻一无所用)
|
批 | pī | 7划 | 评语 。 如:眉批(在书眉或文稿上方写的批注);朱批(用朱笔写的评语);批本(加有批语的著作本子);批尾(在别人著作后面加评论批注);批抹(犹言批注校改);批笔(对作品加的评语) 。 如:线批儿;麻批儿
|
芘 | pí,bǐ | 7划 | 动词 荫蔽。通「庇」。《庄子.人间世》:「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宋史.卷四二一.李庭芝传》:「陈宜中请诛文,虎似道芘之。」
|
纰 | pī,pí,bǐ | 7划 | 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纰,饰也。——《尔雅》 素丝纰之。——《诗·鄘风·干旄》 纰以爵韦六寸。——《礼记·杂记》。注:“在旁曰纰。” 另见 pī
|
邳 | pī | 7划 | 通“丕”。大 棂栏邳张。——何晏《景福殿赋》
|
苉 | pǐ | 7划 | 有荧光性的结晶体烃C 22 H 14 ,从石油沥青质渣油或褐煤焦油中制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