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26条pin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pǐn9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2. 品性;品格 。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3. 等级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4.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5.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6. 标准,基准 。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7. 法式,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8.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9.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0. 演奏乐器 。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11.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12. 品尝 。

    如:品茶,品月

pīn9
  1. (形声。从女,并声。本义:非夫妻男女同居)

  2. 同本义

    汉律齐人通妻婢曰姘。——《说文》

    男女私合曰姘。——《苍颉篇》

    又如:姘合(男女私相结合);姘人(和非夫妻关系的人同居)

  3. 去掉。后作“屏”

pīn9
  1. 武松定睛看时,却是两个人,把虎皮缝做衣裳,紧紧拼在身上。——《水浒传》

  2. 随从

    拼,从也。——《尔雅》。郭璞注:“为随从。”

  3. 合在一起;连合;连缀 。

    如:七拼八凑;拼花地板;拼伙(合伙)

  4. 拼命,不顾惜,舍弃

    不如拼博一笑。——《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拼杀;拼到底;拼舍着脸(撕下脸;扳着脸);拼命亡身(不顾一切的伤害自己);拼死吃河豚(夸口;说大话)

  5. 同“抨”。弹;拉开

    拼,古文抨同,谓弹绳墨为拼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pín8
  1. 珍珠

    玭,珠也。——《说文》

  2. 蚌的别名 。

    如:玭珠(蚌珠的别名)

pìn7
  1. 义未详。《改併四聲篇海•水部》引《搜真玉鏡》:“汖,音池。”《字彙補•水部》:“汖,澄知切,《篇韻》讀。”

pìn6
  1. (形声。从牛,匕(bǐ)声。依甲骨文,“匕”为雌性动物的标志。本义:雌性的禽兽)

  2. 同本义

    牝,畜母也。——《说文》

    利牝马之贞。——《易·坤》

    畜牝牛,吉。——《易·离》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书·牧誓》

    又如:牝朝(唐人称武后当政为牝朝);牝牡(雌雄两性)

  3. 泛指阴性的事物

    谿谷为牝。——《大戴礼记·本命》

    肾者,牝藏也。——《素问·水热穴论》

    牝常以静胜牡。——《老子》

  4. 锁孔

    键,牡;闭,牝也。——《礼记》。?

pīn24

〔~駍(pēng)〕象声词,形容声响众盛。

pín24

见“颦”。

pīn23

香气浓烈。

pín21
  1. 忧愁 。

    如:颦呻(忧愁叹息)

pín20
  1. 蚌,珠蚌

    蠙,蚌也。——《说文通训定声》

pīn19

碎石声。

pīn19

香气。

pín19
  1. 同“颦”。本义:皱眉

    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韩愈《柳州罗池庙诗》

    又如:嚬眉(皱眉头);嚬笑(皱眉和欢笑);嚬瘁(皱眉而忧伤);嚬呻(蹙眉呻吟;苦吟)

  2. 张口 。

    如:嚬伸(欠伸,打呵欠)

pín19

1.古同“颦”,皱眉头:“故西施病心而~其里。”

2.怨恨地看。

3.古通“频”。

pín17

1.“嫔”的繁体字。

2.古代對婦人的美稱。《周禮•天官•大宰》:“七曰嬪婦,化治絲枲。”鄭玄•注:“嬪,婦人之美稱也。”

3.古代帝王的妻妾之一。也指宮中的女官:“嬪妃”、“九嬪”。《禮記•曲禮下》:“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唐•顧況•宮詞五首之二:“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

4.出嫁、為人婦。《書經•堯典》:“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

pín17

古同“蘋”,田字草。

bīn,pín16
[ bīn ]

通“瀕”。水邊。

[ pín ]

1.皺眉。

2.用同“嚬”。張口。

3.危急;急切。

4.並列。

5.屢次;接連。

6.指先後。

7.接近;靠近。

8.方言。貧嘴,愛多說廢話或開玩笑的話。

9.姓。

pìn13
  1. (形声。从耳,甹(pīng)声。探问消息要靠耳朵,故从“耳”。本义:访问,探问)

  2. 同本义

    聘,访也。——《说文》

    聘,问也。——《尔雅》

    靡使归聘。——《诗·小雅·采薇》

    季冬聘王梦。——《周礼·占梦》

    聘申叔于 陈蔡兮。——《后汉书·冯衍传》

    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礼记·曲礼》

    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大行人》

    又如:聘弓(古代聘问时持用之弓);聘贡(聘问朝贡);聘享(聘问献纳);聘使(奉命聘问)

  3. 聘请 。

    如:礼聘(用尊敬的方式聘请);招聘(用广告的方式聘请);聘君(即以币帛或重金聘请而来的聘士、征士);聘召(以礼征召贤能);聘纳(以礼娶亲);聘币(聘人或订婚所订的礼物)

  4. 旧时称订婚、迎娶之礼

    聘则为妻。——《礼记·内则》

    又如:聘定(犹婚约)

  5. 通“娉”。女子订婚或出嫁

    声伯之母不聘。——《左传·成公十一年》

    又如:聘嫁(出嫁)

pǐn13
  1. 一个屋架叫一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