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砌 | qì,qiè | 9划 | 串演 俺怕不占场儿砌一个《锦西湖上马娇》。——汤显祖《牡丹亭》 另见 qì
|
契 | qì,qiè,xiè | 9划 | 动词 [一] 动词 [二]之又音。
|
咠 | qì | 9划 |
-
1.附耳私语声。
2.谗言。
|
疧 | qí | 9划 | 困病 疧,病也。从疒,氏声。——《说文》 之子之远,俾我疧兮。——《诗·小雅·无将大车》。毛传:“疧,病也。” 郑玄笺:“王之远外我,欲使我困病。”
|
柒 | qī | 9划 | “七”的大写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字书皆有之。——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
|
竒 | qí | 9划 |
-
古同“奇”。
|
俟 | sì,qí | 9划 | ——“万俟”(Mòqí):复姓 另见 sì
|
奇 | qí,jī | 8划 | 余数,零头,不足整数者 时有奇羡。——《史记·货殖列传》。索隐:“余衍也。” 操其奇赢。——《汉书·食货志》。注:“谓有余财。” 旁入奇利。——《管子·禁藏》。注:“余也。” 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奇得(多余的利益);奇羡(商贾买卖的赢利);奇零(不满整数的数目);奇赢(以余财蓄积奇异的货物) 姓 另见 qí
|
祇 | qí,zhǐ | 8划 | 名词 量词。计算物体件数的单位。同「只」。 【组词】:「一只戒指」。
|
祈 | qí | 8划 | 假借为 “畿”。古称天子直辖之地 《祈父》,刺宣王也。——《诗·小雅·祈父序》孔颖达《疏》:“当作畿字,今作圻。”
|
歧 | qí | 8划 | 岔路 路旁一歧东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亦指走入歧路 大道以多歧亡羊。——《列子·说符》 又如:歧旁(旁出的岔路);歧道(歧路,岔路);歧阻(道路阻塞) 指正式或正当途径以外的其他途径 。 如:歧差(差误);歧误(差错,错误)
|
呮 | qì,zhī | 8划 |
- [ qì ]
-
垂足坐。
- [ zhī ]
-
〔~查〕象声词,形容鸟的叫声,如“孤雁~查叫,琵琶不住弹”。
|
其 | qí,jī | 8划 | 助词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 《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
炁 | qì | 8划 | 同“气” 始炁为大道于日中,是为“孝仙王”。——《警世通言》
|
斉 | qí | 8划 |
-
古同“齐”。
|
亝 | qí,zhāi | 8划 |
- [ qí ]
-
古同“齐”。
- [ zhāi ]
-
古同“斋”。
|
肵 | qí | 8划 |
-
1.〔~俎〕古代祭祀时盛装心、舌的器具:“佐食升~俎。”
2.恭敬。
|
泣 | qì | 8划 | 眼泪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座中泣下谁最多。——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因泣下。——清· 张廷玉《明史》 泣涕(泣泪。眼泪);饮泣(含忍眼泪,形容极其悲痛)
|
盵 | qì | 8划 |
-
姓。
|
弃 | qì | 7划 |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弃,捐也。——《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 天之弃商也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抛子弃草间。——王粲《七哀》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敌弃炮仓皇遁。——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弃其妇。——清· 周容《芋老人传》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弃厌(嫌弃;厌恶);弃亲(抛弃亲族);弃礼(抛弃礼制);弃秽(抛弃秽浊);弃失(丢失);弃地(丢弃田地);弃灰(把灰烬弃在路上);弃物(被丢失之物);弃国(丢失封国或都城);弃才(被遗弃的人才) 废,废除 水官弃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废也。” 弃言(已经废弃之言);弃法(废弃法度);弃井(废井) 忘记 弃,忘也。——《尔雅》 其庸可弃乎。——《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忘。” 弃忽(遗忘,忽略) 违背;背叛 。 如:弃命(违命;抛弃命令);弃天(违背天意);弃言(背弃诺言);弃信(违背信义);弃约(违约,不守前约) 离开 子弃寡人。——《战国策·秦策》。注:“去也。” 弃予(离开我);弃代(去世) 旷,耗费 。 如:弃力(费力);弃日(耗费时日,虚度光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