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51条rong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róng9

同“荣”(日本汉字)。

róng9

〔~葵〕即“蜀葵”,一种花草,根和花可入药。

róng9
  1. 鹿茸的简称

    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黄庭坚《诗》

  2. 柔细的毛 。

    如:茸毛;茸茸

  3. 刺绣用的丝缕。同“绒”。

    如:茸线(刺绣用的丝线。即“绒线”)

    其桑其松,其杞其茸。——《管子·地员》

róng9
  1. 开花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抛弃

    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列子》

  3. 使…荣耀;使…光荣

    足以荣汝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溢美显,荣于身后。——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荣除之庆(封官授爵的喜庆);

  4. 通“营”。经营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否》

  5. 通“荧”。炫惑

    不掩欲以荣君。——《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以荣其意而乱其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róng9

1.柔软细小的毛:鸭~。羽~。驼~。

2.棉、丝或毛制成的上面有一层细毛的纺织品:~布。~毯。~衣。丝~。

3.细布。

4.刺绣用的细丝:红绿~儿。

róng9
  1. 金丝猴

    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杜甫《石龛》

  2. 产于中南美洲的许多种属于狨科(Callithricidae)的软毛猴子,除大趾外,其他诸趾皆具尖爪而不是指甲 。

    如:狨座(用狨皮连缀而成的坐褥)

  3. 狨皮垫鞍 。

    如:狨鞍

  4. 贬词 。

    如:狨气(窝囊气);狨腔(〈方〉∶丑态)

rǒng,kēng7
[ rǒng ]

古地名。

[ kēng ]

古同“坑”,凹陷的地方。

róng7
  1. 通“融”。和乐

    殷曰肜, 周曰绎。——《公羊传·宣公八年》

róng6
  1. 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

rǒng5
  1. 多余.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陆机《文赋》承训罢冗费,市马益军。——《新唐书·康承训传》

rǒng4
  1. (《说文》:“散也。从宀儿(人),人在屋下,无田事也。”儿,“人”的古文形体。本义:闲散)

  2. 同本义

    冗,散也。——《说文》

    掌共外内朝冗食者之食。——《周礼·槁人》

    流散冗食。——《汉书·谷永传》

    又如:冗从(官名。散职侍从官。出则骑从,居则宿卫);冗职(闲散的官职);冗兵(闲散无事的军队);冗食(公家给食。坐吃闲饭);冗人(闲人,吃闲饭的人);冗口(吃闲饭的人);冗吏(无固定职事的官吏)

  3. 多余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陆机《文赋》

    承训罢冗费,市马益军。——《新唐书·康承训传》

    又裁节邮传冗费。——《明史·海瑞传》

    又如:冗列(多余的官员);冗局(多余的机构);冗句(累赘的文句);冗积(冗员积累);冗僭(多余而又不称职的官吏);冗辞(不当而无用的言辞);冗蠹(多余而有害者)

  4. 庸劣,平庸 。

    如:冗末(卑劣);冗龊(鄙琐);冗秽(卑污);冗懦(懦弱无用);冗猥(低微卑劣的杂吏);冗末(庸劣);冗下(官位低下);冗政(腐败混乱的政局);冗浊(卑下。亦指庸劣卑污的人);冗贱(平庸卑微的人)

  5. 繁杂,由各种问题、人员混杂在一起 。

    如:冗赋(杂税);冗扰(事情繁杂,不得清静);冗沓(繁杂);冗闹(繁杂);冗芜(琐碎杂乱);冗滞(杂乱而不流畅);冗委(事务繁琐);冗隘(杂乱狭窄);冗碎(繁杂琐碎);冗役(繁杂的事务)

  6. 繁忙 。

    如:冗率(繁忙而粗疏);冗迫(繁忙;匆忙);冗坌(繁忙);冗忙(繁忙)

  7. 离散,向四周散开

    冗,民无定居。——《正字通》

  8. 无用 。

    如:冗费(无用的滥费);冗言(无用的话);冗怯(怯懦无用)

  9. 一般 。

    如:冗泛(泛泛;一般);冗衣(粗劣的衣服)

róng20

〔~螈〕兩棲動物,形狀似蜥蜴。頭扁平,四肢細長,無蹼,尾側扁,卵生。生活於清冷的池沼內,亦見於濕地的草叢中。

róng20

日正。

róng19

〔浺~〕见“浺”。

yíng,hōng19
[ yíng ]

〔岭(lǐng)~〕见“岭2”。

[ hōng ]

古同“訇”,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砾磥磥而相摩兮,~震天之礚礚。”

róng,yíng18
[ róng ]

古人名用字。

[ yíng ]

古同“荧”。

róng18

1.鑄造金屬器物的模型。漢•董仲舒《賢良策》:“上之化下,下之從上,猶泥之在鈞,唯甄者之所為;猶金之在鎔,惟冶者之所鑄。”

2.用火融化金屬。南朝陳•徐陵《天台山館徐則法師碑》:“玉粒雖軟,金膏未鎔。”

róng17

古女子人名用字。

róng17

1.“嵘”的繁体字。

2.見“崢嶸”

rǒng16
  1. 鸟兽贴近皮肤处的细而软的羽毛 。

    如:氄毛;羽毛发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