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89条shan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shān9

〔~舨〕近海和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亦作“舢板”、“三板”。

shān9

长(与“短”相对)。

引发;延及:挻祸。挻灾。挻乱四方。

3.取。

4.揉和:“丸挻雕琢,刻镂钻笮。”

shǎn9

1.地名。即今中国河南省陝縣,周初為周公、召公分治的界限。

2.陝西省的簡稱:“陝北”。

3.姓。如明代有陝通。

shǎn,qián,shān9
[ shǎn ]

1.古同“闪”,闪烁。

2.火光。

[ qián ]

古代祭祀用肉沉于汤中使半熟;也泛指煮肉。

[ shān ]

木名,后作“杉”。

shān9

见下 。

shān,yán9
  1. 动词 用水和泥。参见「埏埴」条。

    名词 制造瓦器的土模。《管子.任法》:「昔者尧之治天下也,犹埴之在埏也。」

shān9

1.恶健犬。

2.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狼的野兽。

shān9

同“栅”。

shǎn8
  1. 狭窄

    是故溪陕者速涸(hé,干)。——《墨子》

shān8
  1. 古代指无袖头的开衩上衣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衫子(指古代妇女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上衣;上衣的通称);衫帽(凉衫便帽。是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衫裙(短衫和裙子,泛指衣服);衫褃(衣服的腰身);衫煖(即“衫子”);衫傒(衣袖)

  2. 衣服的通称 。

    如:衫襟(衣衫);运动衫;毛线衫;套衫;衫串(衣服,衣着);衫傒(衣衫的袖子);青衫(唐代文官品级最低的官服)

shān,shàn8
  1. 通“銛”(xiān)。銛利

    我初至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

  2. 另见 shān

shàn8
  1. 心腹气痛

    疝,腹痛也。从疒,山声。——《说文》

    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素问·长俠节论》

    五藏六府疝十六病四十卷。——《汉书·艺文志》。注:“心腹气病。”

    又如:疝瘕(病名,腹中气郁积结块所致)

  2. 疝气。

    如:疝脱

shān,shàn8
[ shān ]

同“姗”。

[ shàn ]

同“姗”。

shān,shàn8
  1.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shān,shàn8
  1. 编茅盖屋

    刈茅苫鹿屋,插棘护鸡栖。——宋· 陆游《幽居岁莫》

  2. 后泛指用席、布等遮盖东西 。

    如:要下雨了,快把麦子苫上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另见 shān

shān7
  1. (会意。从刀从册。册是简册,把若干竹简编穿在一起叫“册”。简册的内容有问题,就用刀除掉,所以从“刀”。本义:削除)

  2. 削除;勾划掉

    删,剟也。——《说文》

    删,除也。——《三苍》

    删,定也。——《声类》

    删,刊也。——《汉书·刑法志》注

    删,削也。——《汉书·丙吉传》注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增删(增加和删去);删存(经过删除保留下来);删裁(删除);删弃(删除,删去);删割(删去);删繁(删除繁冗之言);删抹(删除,勾掉)

  3. 删改,修改 。

    如:删修(删改修订);删叙(删改繁冗而使叙述精要);删著(修改撰述);删正(修改使正确)

  4. 选录,抄录或摘引

    删诗为三百篇。——《书·孔序》

    今删其要,以备篇籍。——《汉书·艺文志》

    又如:删本(经过删节的版本);删要(加以删削留取精要)

  5. 消除 。

    如:删夷,删刈(削除;铲除)

shān7

同“删”。

shān,shā7
  1. 义同“杉”(shān),用于“杉篙”“杉木”

  2. 另见 shān

shān7
  1. 大镰刀

    权节其用,耒、耜、耞、芟。——《国语·齐语》

  2. 如:芟割(用镰刀收割)

  3. [用作防汛护堤]砍下的芦荻

    凡伐芦荻谓之“芟”,伐山木榆柳枝叶谓之“梢”,辮竹纠芟为索。——《宋史》

shān6

◎ 日本地名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