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89条si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sī,sāi9
  1. 名词 之读音。

9

古代称丈夫的嫂子:娣~(妯娌)。

9

1.四岁的牛。

2.牛凶狠。

9

〔傢~〕见“傢”。

9

古代舀取食物的礼器,像勺子,多用角做成:“有筐、实勺、觯、角~。”

8

古同“嗣”。

sì,zhǐ,xǐ8
[ sì ]

几案,小桌子:“家贫为郎,常独直台上,无被,枕~,食糟糠。”

[ zhǐ ]

放在础上柱子下面的板子。

[ xǐ ]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8
  1. 粮食

    饲,粮也。——《集韵》

  2. 指饲料 。

    如:打草储饲

8
  1. (形声。从马,四声。本义: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驾四马之车)

  2. 同本义

    驷,马一乘也。——《说文》。徐锴曰:“四马也。”

    驷,四马一乘也。——《玉篇》

    驷介旁旁。——《诗·郑风·清人》

    结驷千乘。——《庄子·人间世》

    齐景公有马千驷。——《论语·季氏》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东二驷,服剑一封书谢 孟尝君。——《战国策·齐策》

    又如:上驷(最好的驾四马之车);驷牡(同驾一车的四匹公马);驷马之门(能容驷马高车通过的大门。借指显贵);驷介(由四匹披甲战马拉的车);驷铁(驾一车的四匹赤黑马);驷骊(驾一车的四匹深黑色马);驷骐(架一车的四匹骐马);驷车(驷马所拉之车);驷盖(驷车);驷黄(驾一车的四匹黄骍马)

  3. 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荀子·礼论》

  4. 古星名 。亦作“天驷”、“天龙”

    月在天驷。——《国语·周语下》

    又如:驷房(房星)

8
  1. 形容尖细的长声 。

    如:木炭咝咝地叫起来;他咝咝地吸着水烟;把衣襟咝的一声撕下来;咝溜

8

古同“似”。

8

古水名。

8
  1. (形声。从水,四声。本义:泗水)

  2. 同本义

    泗滨浮磬。——《书·禹贡》

    宣公夏滥于 泗渊。——《国语·鲁语》

  3. 在山东省中部。

    如:泗上(泛指泗水北岸的地域);泗川(泗水);泗石(泗水之滨的石头)

  4. 鼻涕

    泗,涕泗也。——《广韵》

    涕泗滂沱。——《诗·陈风·泽陂》。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李朝威《柳毅传》

    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泗涕(鼻液);泗涕(鼻涕和眼泪)

7
  1. 动。(形声。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

    同本义。似,象也。——《说文》又如:似起(像,如);似像(相同的样子,模样);似有若无(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似许(如此,如许);似漆如胶(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似类(相类;相似;像);似若(好像)。

7
  1. 祭神的地方

    过墓则式,过祀则下。——《礼记》

    又如:祀堂(祭殿);祀舍(祭祀的房屋,庙宇);祀场(古代祭祀地神的处所);祀坛(古代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

  2. 世,代

    固有文不传于后祀,声遂绝于天下者矣。——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

  3. 中国商代对年的一种称呼

    惟十有三祀。——《书·洪范》

  4. 向神或神明供奉动物或植物食物、酒类、香烛或珍贵物品作为祭祀的行为或举动

    祀,国之大事也——《左传》

7
  1. (象形。本义:雌性犀牛)同本义

    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说文》

    唐叔射兕于徒林。——《国语·晋语》

    兕甲寿二百年。——《考工记·函人》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7
  1. 私下,偷偷地

    荆轲之太子不忍,乃遂私见 樊於期。——《战国策·燕策》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私分(私自分配);私布(私自陈述);私市(私自买进);私充(私自冒充顶替);私巡(指天子私自巡游);私求(私自有所要求);私见(私自谒见);私伺(私自探望);私私(私自地;暗暗地);私庇(暗中庇护);私地(暗中;背地里);私意儿(背地里,有意地)

7
  1. (形声。从女,以声。本义:古代兄弟之妻年长者)

  2. 同本义。古以兄妻为姒,弟妻为娣;相谓亦曰姒。弟妻称兄妻为姒

    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尔雅·释亲》

    吾不以妾为姒。——《左传·成公十一年》。注:“昆弟之妻,相谓为姒。”

    少妇谓长妇曰姒,言其先来已所当法似也。——《释名·释亲属》

    又如:姒娣(妯娌);姒妇(古代弟之妻称兄之妻为姒妇)

  3. 古代同夫诸妾称长者曰姒,幼者曰娣

    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尔雅·释亲》。郭璞注:“同出,谓俱嫁事一夫。”

  4. 古时称姊为姒

    鲁公乘姒者, 鲁公乘 子皮之姒也。—— 汉· 刘向《列女传》

7

古水名。

6
  1. 由干流分出又汇合到干流的水

    汜,水别复入水也。从水,巳声。——《说文》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诗·召南·江有汜》

  2. 不流通的水沟

    穷渎,汜。——《尔雅·释丘》。郭璞注:“水无所通者。”

  3. 水名 。源出河南省方山,在荥阳县境注入黄河

    汜水,源出方山。——《读史方舆纪要》

  4. 水边

    出自汤谷,次于 蒙汜。——《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