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砕 | suì | 9划 |
-
古同“碎”,细,破。
|
虽 | suī | 9划 | (形声。从虫,唯声。古读 (huī)。本义:虫,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 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战国策·燕策》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虽故(虽然);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即使…也;纵使 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仅,只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管子》 原本,本 你那里休夸口,你虽是一人为害,我与那陈州百姓每分忧。——《陈州粜米》
|
岁 | suì | 6划 |
-
1.年:~月。~首。~末。~暮。辞旧~,迎新年。
2.表示年龄的单位:孩子满了三~了。这匹马是六~口。
3.指时间:~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们)。
4.年成:歉~。丰~。
5.姓。
|
亗 | suì | 5划 | 〈名〉(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 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岁,木星也。——《说文》
|
夊 | suī | 3划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髓 | suǐ | 21划 | (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 同本义 。 如:髓脑(指脑浆) 比喻精华 。 如:精髓(精华)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 如:髓结
|
韢 | suì | 21划 |
-
1.扎口袋的皮绳。
2.古代盛敌人首级的口袋。
|
鐩 | suì | 20划 |
-
古同“燧”,古代聚集阳光取火的器具。
|
鐆 | suì | 19划 |
-
古同“燧”,古代聚集阳光取火的器具。
|
譢 | suì | 19划 |
-
古同“谇”。
|
繐 | suì | 18划 | 细而稀疏的麻布。古时多用作丧服 繐,细疏布也。从糹,惠声。——《说文》 繐衰繐裳。又,请繐衰而环緻。——《礼记·檀弓》。注:“繐衰,小功之缕,而四升半之衰。” 不屦繐屦。——《仪礼·士冠礼》 菲繐。——《荀子·礼论》 又如:繐裳(细疏麻布丧服);繐帷(繐帐。用细疏麻布缝成的灵帐) 用同穗。用丝线等结扎成的穗状下垂的装饰品 橙黄的繐子仍旧沉沉地垂下来。——曹禺《北京人》
|
繸 | suì | 18划 | 古代贯穿佩玉的带子 绶,绶也。——《尔雅·释器》。郭璞注:“即佩玉之组,所以连系瑞玉者。” 又泛指一般的丝绸带子 灯烛光中的杨柳,白得与银丝的繸相同。——朱湘《草莽集》 覆盖尸体的衣衾 皇帝伤总繸之掩彩,悼副炜之灭华。——南朝 宋· 谢庄《皇太子妃哀策文》
|
髄 | suí | 18划 |
-
古同“髓”。
|
瓍 | suí | 18划 |
-
随侯之珠的简称。传说中国古代隋地有个诸侯随(又写作“隋”)侯,发现一条大蛇受了伤,他用药给它治好伤后,大蛇从江中衔了一颗宝珠来报答他,这颗宝珠就叫“随珠”,又简称为“随”,又写作“瓍”。
|
旞 | suì | 18划 |
-
古代的一种旗子,系着完整的五色羽毛,插在导车上:“全羽为~,析羽为旌。”
|
瀡 | suǐ | 17划 |
-
古代作调料的米汤。
|
繀 | suì | 17划 | 收丝,缫丝的一道工序 。 如:繀车(缫丝车。有收丝的转轮,故名)
|
穗 | suì | 17划 | (会意。从禾,惠声。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上顶端部分。亦泛指穗状花实) 同本义 赪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曲水诗序》。注;“共穗,嘉禾了。”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诗·王风·黍离》 彼有滞穗。——《诗·小雅·甫田》 又如:穗肥(禾谷作物幼穗分化期施用的追肥,可使幼穗有充足养分,穗大粒多,增加产量);麦穗 穗状之物 。 如:穗带(如穗状的带子);穗缰(带穗的缰绳);穗头(穗状物) 烛花或灯花 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韩偓《懒卸头》 中国广州市的别称 。古代传说中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至此,故称其为“穗” 通“繐”。细而疏的麻布 。古时多用作丧服 。 如:穗帷(灵帐。同繐帐);穗屦(细疏布所制,丧事时穿的鞋子);穗布(细而稀疏的麻布)
|
襚 | suì | 17划 | 古吊丧之礼。为死者穿衣 襚,衣死人也。从衣,遂声。——《说文》 楚使公亲襚。——《春秋传》 襚遗也。——《春秋说题辞》 又如:亲襚(亲手给死者穿衣);襚敛(给死者穿衣入棺) 向死者赠衣被 襚,送也。货财曰赙,车马曰赗,衣衾曰襚。即袭也。——《广雅》 又如:襚礼(吊丧者赠送死者的衣衾等物);向襚(向死者赠衣被);襚衣(襚服。赠送给死者的衣服) 赠活人衣服 今日喜辰,贵姊懋膺洪册,谨上襚三十五条,以陈踊跃之心。——《西京杂记》
|
穟 | suì | 17划 | 禾穗上的芒须 成败之机,间不容穟。——宋· 宗泽《条画四事札子》 同“穗”。谷类结实的顶端部分 黄金穟短人多折,已恨东风不展眉。——唐· 段成式《折杨柳》 麦苗含穟桑生椹,共向田头乐社神。——韩愈《赛神》 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笼媒陇西去。——李贺《艾如张》
|